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壓巨構(下)

初的命令很簡單,就是讓巨大圓柱物體去死,只不過死法比較奇特,是因為被自身的離心力給撕碎而死去。

對此,了解這個實驗的所有采集者個體都清楚,包括巨大圓柱物體自身也是如此,沒有誰對於這些抱有異議。

這種看起來似乎是在草菅人命的事情,在采集者的社會裏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光是在宇宙中孕育出巨大圓柱物體這一環節,就有許多采集者轉化的運輸生物因此死去。

死亡,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應力交匯點受強離心力在變化,變動幅度正負4個區間值……”

“力矩方向二元化,實驗生物體的橫向厚度在遞增,內圈直徑擴增12個百分點……”

“實驗參數與物理模型存在差異,更改誤差量,導入實驗參數,重新建立新的物理模型……”

根據從巨大圓柱物體那裏獲悉到的匯報參數,采集者們越發的了解到,當一個物體不斷加速自旋後,將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

這些數據信息會成為阿米巴大數據知識,技術儲備的一部分。

“都注意一點,開始到達極限了。”

聚精會神獲悉反饋數據的初提醒其他的采集者個體注意,不要有所錯漏。

經過不斷地加速自旋,巨大圓柱物體終於是無法再繼續維持自身的結構狀態,開始發生崩解。

最先發生崩解的部分是巨大圓柱物體正中間那部分的應力交匯點,這個部位是整個結構中所承受力量最大的部分,因此是最先崩潰的地方。

崩潰最先形成一道微不可查的裂紋,但轉瞬間就被強大的作用力所捕獲,並被這些作用力賦予強大的力量,裂紋迅速擴大在巨大圓柱物體的表面形成猙獰的裂口,裂口再繼續崩解,不出幾秒中的時間便化作到處飛散的碎片。

有些碎片暴力撞擊巨大圓柱物體其他還較為完好的殘骸,高速飛行的物體直接將其砸碎,形成更多飛散的碎片殘骸。

整一個巨大圓柱物體,此時此刻就好似絢爛的演化爆竹爆炸的瞬間,只不過這些煙火是一枚枚高速運動的實體碎片。

“數據收集完成。”

“還需要再繼續建造幾個進行實際測試嗎?”

有采集者向初詢問,初則回絕。

“不,不需要這樣浪費資源,我們已經收集到充足的測試參數,接下來我們可以根據測試參數而建立的物理模型,推導設計出我們所需要的巨構生物。”

這就好比數學計算中的一加一,當徹底的理解一加一該怎麽計算,並徹底理解其結果為什麽會等於二之後,像一加四、三加二這些加法運算題,也就沒什麽難度。

正所謂一法通,萬法過,就是這個道理。

恒星系統內的建設仍然沒有減緩,但除了維持基礎建設的個體外,多數從事腦力活動的采集者則被初召集在那顆被保留下來的宜居星球軌道上。

這麽做是為了能保證信息傳遞的無延時,方便交流,行星與行星之間的跨度太大,即便是無線電這樣的光速通訊,也會存在延時。

采集者們依靠無線電,在這顆星球的軌道上組合成一個互聯網,以自己的大腦作為呈現信息終端,彼此交互信息。

一個圓柱且中空的結構被預想構思出來,這是它們所需要設計的‘強壓巨構’最初的雛形模板。

強壓巨構就如它名字所描繪的那樣,會形成‘強壓’,采集者們可以依靠這個強壓來實現工業生產。

強壓是需要力去維持才能存在,任何力都可以,而按照初最開始的設計思路,強壓巨構形成強壓的力是離心力,依靠離心力將氣體擠壓在內壁上,從而實現超強壓。

從測試中,初它們已經知道它們現如今強度最高的材料所能達到的極限,而根據這點,它們開始規範強壓巨構的體型比例與質量結構。

除了材料的強度極限,采集者們知道了在那種極端的離心狀態下,應力變化的再分布點,從而重點加固那部分。

“等等,你們為什麽把強壓巨構的推進設計更改為生物脈沖推進?”

有采集者在這個臨時互聯網內發起詢問,設計藍圖中,強壓巨構的反物質推進被生物脈沖給取締。

“反物質屬於族群戰略資源,應該被儲藏,而不是被使用。”

“不行,這樣對資源更加的浪費,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族群。”

“理由是什麽?”

詢問者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強壓巨構在以後是像反物質巨構、星軌一樣,在以後會被大批量生產出來的巨構生物體,這也就意味著需要制造更多的生物脈沖推進才能滿足需求,可生物脈沖推進的原理是通過高能熱射線揮發實體燃料,再經由強電場約束後發射而存在的反推力,那些被噴灑出去的高能物質粒子,族群是沒有辦法重新再利用回來,情況與湮滅的反物質並沒有太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