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第四維

按照采集們的想法,天機巨構先模擬出一個三維時空中的絕對正方體,然後開始導入高維轉換。

隨後,這個絕對正方體被轉換成數以萬計的‘點’,這無數個點組成了這個絕對正方體,每一個點都是一個坐標。

在采集者的想法中,通過對每個坐標點數值的高維轉換,最終可以得到高維時空中的三維物體。

當高維轉換算式導入,采集者們看到的是像一灘溶液那樣攤開的絕對正方體,一個平面徐徐展開,這個平面上可以同時看到三維時空裏絕對正方體的四個角、十二條邊、六個面,以及內部和外部,看起來好似萬花筒那樣的變化。

“成了一個平面。”

雖然采集者們基本都能猜想到,按照公式換算,立體的物體會倦縮至低維,但它們並不是每個個體的想象力都那麽豐富,能在天機巨構推演模擬出來前就想象出,三維正方體在低維倦縮後的樣子。

不得不說,成為一個平面的三維正方體很艷麗,好似一朵綻放的花瓣,如果是被地球的女性人類或者女性瑟琳人看到,想必會忍不住為之陶醉。

“這是第四維的換算,在第四維上可以看到三維物體的全部,就像三維上看二維平面那樣。”

因為只是嘗試性的模擬,采集者們也就不打算模擬過高的維度,只讓天機巨構演算到第四維,在這第四維度視角下,三維物體就是一個沒有厚度的平面。

“但實際上是不可能存在純粹的低維物體,就像澤樹那樣,它們只是認知局限在低維度,軀體與我們這些‘高維’並不差異,同樣具備著高維屬性。”

“這也是為什麽這個模擬出來的正方體會在高維上呈現出扁平狀態,因為我們在模擬的時候,沒有加入高維屬性,這樣的缺失造成了這樣的一個平面,一個穩定存在的物體必然同時具備著高維屬性和低維屬性,只不過在不同視角下呈現出不同的樣子。”

只要在三維時空中的物體,就必然會存在‘長寬高’這三個維度屬性,澤樹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澤樹的認知世界局限在一維,通過側面認識到了二維,但真實的時空是三維,它們並不會因為認知沒有達到三維而失去第三維的物理屬性,只是它們不曾發覺罷了。

因此,假設宇宙中存在著比三維更高的維度,那采集者們必然是具備著高維屬性,只是過去不曾發覺到而已。

“但問題是,這個代表著正立方體平面的‘高度’是什麽呢?”

話題回歸正軌,采集者們將注意力都聚焦到低維倦縮後,已經成為一個平面的三維正方體。

它們現在需要找到這個正方體在高維的‘高度’,只要完成這個,也就可以完成對第四維度的發現。

采集者們探討了好一會,最終拍板決定。

“讓宇宙來告訴我們,這個‘高度’是什麽,用氫原子制造出一個等同的實體立方出來,每個氫核對應一個坐標點,做到百分百對應模擬立方,然後再給當前的模擬平面導入該實體立方的其他物理參數,這樣應該就能知道高度了。”

通過實物和物理模型的對比,然後基於實物的物理數據導入被模擬的物理模型中,或許可以有新的發現。

采集者們不敢打包票肯定能有所發現,因為失敗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科學探索本來就是在一次次的嘗試和收集數據中找到通往‘正確’的道路。

以采集者們目前的工業技術水平,想要制造出一個與物理模型中正方體對應的實物正方體,雖然有難度,但並不是辦不到。

通過壓強巨構,制造一片片的質子晶格體,然後再進行強壓拼合,就可以得到一個由氫核組合而成的正方體,正方體中的每個氫核與物理模型中的每個坐標點對應,收集每個氫核的物理屬性,導入坐標點中,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導入不同的張量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如果是每個氫核的攜帶溫度,就會變成這樣……”

平面上多出了許多‘山峰’,天機巨構將‘熱量’作為的一個尺度量代入物理模型中,導致了這樣的變化,在這個物理模型中‘熱量’就是高度。

很快,采集者們又更換了一個新的物理模型,這個物理模型迥異於之前的‘山峰’,它是一根柱子,這根柱子由數量龐大的小柱子構成。

這是天機巨構把時間量帶入到物理模型中,因為每個氫核的時間變化都是相同,沒有差異,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氫核都延伸成了一根根細柱。

“如果是更換成時間,便會呈現成這樣……”

采集者們更換著一個個物理模型,但始終都找不到它們想要的那個。

一段時間後,有采集者覺得這樣的研究思路也存在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