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德薩人

【恒星毀滅公告,小質量紅矮三天體系統…坐標……毀滅時間……殺傷範圍預估36光年……】

【恒星毀滅公告,大質量超巨星雙天體系統……坐標……毀滅時間……殺傷範圍預估……】

【恒星毀滅公告,中等質量黃矮單天體系統……】

【恒星毀滅公告……】

……

位於靠近河系外緣一帶的某個中等質量恒星系統中,散布在各個行星近軌上的衛星和行星上的地面無線電站,時刻都在運行接收著來自恒星外的無線電訊息。

這裏是德薩人的母恒星系統,來自恒星系統外的訊息從數年前開始就不斷接收到。

這些來自恒星系統外的無線電規律信號,自然引起德薩人文明的高度重視,他們不斷收集這些無線電信息,並嘗試著進行破譯。

隨著時間的推移,接收到的信息文本越來越豐富,破譯難度也因為大量文本的積累而降低了很多,德薩人花了幾年的時間完成破譯工作。

破譯之後,這些信息卻遭到了德薩人社會的質疑,因為這些信息內容實在是令他們感到難以接受——因為不明原因,一顆顆恒星正在超光速毀滅,這些信息就是在公告這些被毀滅恒星的坐標,以及毀滅後的影響範圍。

可是這怎麽可能呢?先不說如此大規模的恒星毀滅,究竟是否真的可行,光看這些被毀滅恒星的坐標,簡單計算一下恒星毀滅的速度就不難發現,這些恒星正在以超光速消亡,光是這點就違反了相對論的光速不可超越原則。

所以,德薩人社會並沒有徹底的相信無線電信息中的內容,是保有著一種懷疑的態度,各種陰謀論大行其道。

諸如,外星人想通過這種虛假的信息欺騙他們德薩人,好讓他們德薩人集體搬移自己的母恒星系統,然後他們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的完成對他們母恒星系統的占領。

還有考驗假說,外星人很早以前就關注他們德薩人,每一次德薩人文明的進步都會設置一個考驗,以測試德薩人意識形態是否與文明物質水平對應,現在的無線電信息正是外星人在考驗他們德薩人是否具備與太空文明物質水平相對應的意識形態,他們應該大力提倡愛與和平,珍愛每一個生命,以此度過考驗,順利進入到太空文明的大家庭裏。

在眾多猜測中,唯一比較靠近真實的情況就是,恒星的毀滅是因為宇宙中高等級文明在進行戰爭,不過比較遺憾的是,這種猜測並不怎麽得到德薩人社會主流的認同,只是比較邊緣的三流假說,反駁者可以舉例出上百種理由來辯駁這不是什麽宇宙戰爭。

比如德薩人社會中最著名的一條反駁是太空戰爭的理由——戰爭是為了什麽?是為了爭奪資源,恒星都毀滅了,行星還能存在?除了星雲外就是恒星殘骸,就算外星文明真能達到如此恐怖的技術層次,進行這種戰爭他們得到的也只會是一片千瘡百孔。

而德薩人科學界,甚至連信息的真實性都抱有懷疑,他們懷疑的根本原因,來源於光速的壁壘限制了信息的傳遞,導致他們並沒有觀測到有哪些恒星毀滅了,就算是臨近的恒星毀滅了,他們也需要在幾年後才能獲悉情報,而那些相距一兩千光年的恒星被毀滅,那可就需要等個一兩千年以後才能通過觀測證實。

固執的學者需要親眼見證有恒星毀滅,才會真的相信這些信息內容,並設法改變社會的主流觀點。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德薩人知道了真相,憑他們文明當前的技術水平,想要獨善其身也是非常困難。

受困於光速囚籠的文明,全部都是螻蟻,沒有例外。

總體來講,德薩人文明還算得上比較平靜,並沒有因為接收到采集者的這些無線電廣播而發生社會動蕩的情況。

但,這也只是持續到采集者們到來以前。

德薩人的母恒星中,各大衛星、無線電基站,陡然間接收到一股非常強大的脈沖信號,這股脈沖信號頃刻間就幾乎瓦解掉了他們整個文明的無線電接收裝置。

更關鍵的一點是,這股強大的脈沖信號源,居然來自於他們母恒星系統內部,而非恒星系統外的其他地方!

用句比較形象的話語來描述——在短暫的一秒鐘裏,一顆中等質量的脈沖星突然間的出現在恒星系統中,然後又突然的消失。

這怎麽看也不像是自然現象,都不需要過多深入的分析,德薩人很自然的就能推斷出是外星人所為。

而隨後,文明觀測機能的重新恢復,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恒星系統中出現了大量體型龐大的實體,這些實體的體積已經超過了德薩人對材料強度的認知,其中體積最大的實體,已經達到了接近紅矮星的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