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百億集群過河系

阿米巴並非是被動挨打,它們有針對性大毀滅的戰略方針,那就是找出大毀滅的能量源頭。

可問題是,應該怎麽找?茫茫星海,光一個河系的恒星都多達千億顆。

采集者的戰略方針是,一邊逃亡一邊搜尋。

隨隨便便就能生成出蟲洞,還能釋放高能脈沖,要沒有至少一顆恒星作為能量源,總說不過去吧?既然對手的能量源隱藏在千億顆恒星裏,那它們就一顆顆的搜尋。

采集者從不缺乏耐心!

正因為是為了搜尋,每一個集群都會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發性的向外派遣個體,組建新的集群,這樣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河系中的集群數量以指數級增長。

與之相伴的是河系內一顆顆恒星的大爆炸。

每一顆恒星發生超新星時,釋放的亮度會壓過河系內一切發光星體的光芒,猶如星海中的指路明燈一般,但如今超新星是人為導致,從更加宏觀的視角來看,好比無數照相機正在閃耀的閃光燈,即便把尺度縮小,也足以閃瞎普通人的眼睛。

俯瞰河系,阿米巴的采集者集群從左邊向右行進,因為是超光速,所以大體上是看不見它們的行進過程,但可以通過恒星的變化來側面觀察到它們的蹤跡。

一顆顆恒星爆炸化作恐怖的等離子風暴,由此在河系中構建出了一條涇渭分明的劃分線,劃分線的左邊,沒有恒星也沒有行星,甚至連隕石都沒有多少,只有大量以光年為單位的行星狀星雲,以及大大小小的黑洞、中子星等恒星殘骸。

而在劃分線的另一邊,則是完好的恒星系統,劃分線的兩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百億集群過河系!

這是大勢,阿米巴萬萬億億的個體共同制造出來的大勢!

霍古和暝也參與到對大毀滅能量源頭的搜尋之中,它們通過超光速,前往一個又一個的恒星系統進行搜尋,順帶著進行物質上的補給。

此時的霍古它們,接收到了來自某支采集者集群借助廣播裝置外放出來的信息。

信息是有關於吞星巨構方面的構思以及結構詳解。

“哦?吞星巨構?了不起的構思。”

霍古由衷的稱贊,除了稱贊外,更多的就是欣慰,因為從構思中對長條引力環的應用來看,構建出讓恒星超光速的生物巨構,並不是不可能。

以過去人類的視角看來,哪怕將恒星移動一米都已經足夠稱之為逆天,而采集者卻能讓恒星超越光速來移動。

回憶著過去采集者們那弱小、孱弱的姿態,以及如今的強大,作為內在仍然是人類的霍古,不知道該用什麽言語來描述自己的復雜心情。

【我還以為它們已經成長到極限了,是我輸了。】

暝在看到信息後,也是大為的驚詫,它同樣是能夠看出,長條引力環的出現,意味著采集者具備了構建多種形狀的恒星級巨構,不再只是局限於恒星環。

想象一下,如果把長條引力環作為生物體的龍骨,那生物的整體強度就可以得到保障,制造出恒星那麽大的生物也不是問題,只要以引力環來作為生物骨架布局,就可以支撐起那樣規模的生物體。

科幻影視都不敢這樣設定,只會出現在奇幻作品裏的創世級生物,居然有可能被采集者創造出來。

“不然你以為我當初為什麽要如此費心費力的教導它們,甚至不惜冒著風險潛入到帝國母星上。”

“當初留下的種子現在已經成長為蒼天大樹。”

霍古有些自豪地道,采集者是它締造出來,也是它教導並且要求采集者主動吸納一切知識為己所用,甚至擔心采集者太笨而專門留下一些思想上的種子。

猶如老父親那般,兒子的成就越高,越是證明了這個父親的教育能力。

【這顆蒼天大樹的終點是在哪裏?】暝忍不住好奇的問。

“只要保持思維的活躍,它們就沒有終點。”

科學是沒有盡頭的,只要采集者不放棄思考,不放棄不擇手段的吸納一切知識為己用,阿米巴就不會停下步伐,也就不會有所謂的終點。

不過,暝的詢問也讓霍古產生了好奇,作為采集者的締造者,即便是霍古也沒辦法預估采集者在渡過大毀滅之後,會強大到什麽程度,這已經超出它科學想象的極限,再往上想象就不是什麽科幻,而是神話的範疇。

“我有些好奇,經歷大毀滅後,采集者們能成長到什麽地步。”

【說到大毀滅,我們找到大毀滅的能量源進行摧毀,大毀滅可能會阻攔,到時候該怎麽辦?有什麽針對性的戰略計劃嗎?】暝問。

雖說大毀滅很死板,具備智能性的可能很低,但目前還不能百分百排除這種可能,一旦大毀滅是具備智能,而采集者又無所準備,那結果將會是災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