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卷 此間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七(第3/16頁)

尹鐸不是不承認錯誤的人,佩服地點點頭:“可以。”

法官也點頭,對陪審員道:“請各位陪審員公正對待,專註於控方給出的證據,不要因被告的病情,主觀地判定她有殺人的嫌疑。”

陪審員們點頭:“是。”

甄意在心裡舒瞭一口氣,OK,控方一開始想通過她的病情渲染出嫌疑,這種做法被她一舉打破。

首戰告捷!

她看一眼旁聽席,人們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唯獨言格,筆直清然。

她對他微微一笑,知道他一定會看到。

下一次詢問是淮如和楊姿案的細節。尹鐸先向陪審團簡要陳述大致情況,等眾人對案子有一定瞭解後,問甄意:

“她們兩人被殺的那一刻,你都不記得?”

“對。”

“你在受刺激的情況下,會被另一個人格壓制?”

“要看情況。”甄意非常謹慎。

尹鐸被她看中心思,隻好作罷,重新問:“在受到嚴重刺激,如生命威脅時?”

“是。”

法庭上起瞭一小片議論紛紛。

“你在錄口供時說淮如想殺你?”

“是。”

“你當時想殺淮如嗎?”

“不想。”

“屍檢顯示,淮如除瞭摔傷,脖子上還有勒痕。為什麼?為什麼改變作案模式?”尹鐸問。

問題看上去很尋常,可甄意很清楚,他強調“改變作案模式”,目的是排除“自衛情況下的合法殺人”。她隻是生瞭病,不代表她的智商和專業都出問題。

法庭上的人全等著看甄意如何回答這棘手的問題。

她裝糊塗地反問:“我不太明白,什麼作案模式?”

“為什麼先勒她然後把她推下樓?”

“我的確勒瞭她的脖子,但沒有推她下樓。”條理清晰,“在控方沒有拿出證據證明我推她下樓前,說我‘改變作案模式’,這不恰當且不合理。”

短短幾分鐘,尹鐸連番被她給抓瞭空當:“你的意思是,你勒過她,但你對她如何墜樓的事不清楚?”

“對。”

“你勒她的時候,沒想過殺死她?”

甄意沉默一秒,腦子轉得相當快。回答有,尹鐸一定繼續問:可能你的負面情緒傳染、影響並激發瞭另一個人格。

等他問出這個問題,即使她回答沒有,陪審團也會受影響,認為她是個隻要被激怒就會失去理智讓另一個人格出來胡作非為的危險分子。

所以她格外堅定:“沒有。”反正不是坐在測謊儀。

“可淮如脖子上的勒痕非常深。”

“她想殺我,我為保護自己,把她勒到沒力氣後就松開瞭。屍檢報告顯示她墜樓而死,我勒她脖子並沒造成窒息,甚至沒給呼吸道造成傷害。”

尹鐸暗嘆她果然把警方提供的材料研究得透徹。

“淮如在清晨沖入我房間,我一睜眼就看見帶血的鏡子,她用項圈勒我的脖子。我沒找水果刀捅她,我勒她的工具是她帶來的繩子。這些足夠證明動機是自衛,不是殺人。”

言下之意,不要再給我套上暴戾或有殺人欲的帽子。

她帶著微微的警告,一字一句說完,法庭裡安靜無聲。

法官點頭:“反對有效,檢控方不要再做言語誤導。”

尹鐸看甄意半晌,微微頷首:“抱歉。”

尹鐸不再對甄意提問,傳喚目擊證人。蘇姓證人表明,那天早上她走到樓下,聽到頭頂有女人驚呼,抬頭就見甄意把淮如推下樓。

尹鐸拿淮如的照片給她看:“這是墜樓的人嗎?”

證人蘇小姐為難:“不知道,她摔下來的樣子太慘瞭,我沒敢看。”反應真實。

尹鐸指瞭指被告席的甄意:“推人下樓的是那位小姐嗎?”

“是。”

“十三樓高,你看得清楚?”

“我看到她頭發很長,穿著白色短袖T恤。那天很冷,應該就是屋子裡住的人。”

尹鐸問完,呈上甄意公寓樓道的監控:“死者墜樓在上午6:05分左右。監控視頻顯示被告於上午6:06:38秒從傢裡跑出來。”視頻停住,“可以看出,被告當天穿著短袖T恤休閑褲,沒穿鞋。”和證人描述相吻合。

尹鐸轉身看甄意:“多處路段監控顯示,被告以上段視頻中出現的裝扮在街上遊走。我認為這時,她的精神已失控。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