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3頁)

抱樸散人很快在內衛帶領下進了宮,花白的頭發束冠,長長的仙髯,儀容卻未見老,精神矍鑠。他一身淡藍素袍,懷中是拂塵,舉止飄然若仙,氣度自華。散人身後還跟著六名道童,姿容俊美,神色恭謹,皆服青色道袍。

他見了天子,遙遙便要行禮。

其實蕭懷瑾幼年之時,曾見過抱樸散人——彼時對方斷言他二皇兄“乃天人仙質,於宮闈無緣,長在紫宸遲早夭折,活不出十歲,唯皈依佛道爾”。

後來果不其然,先帝朝的後宮爭鬥,已經到了慘烈的地步,二皇兄與其母酈貴妃皆被生生逼死了,時年僅八歲。他還被太後強迫去跪過母子倆的靈位。

從那以後,蕭懷瑾對於這位料事如神的抱樸散人,就有種莫名的尊崇。人對於能窺見未知之人,總會存了敬畏之心。此時他自然不肯受高人的禮:“有勞道長舛行奔波,不知是為何故?”

抱樸散人頷首,對下面人示意,便有兩位道童捧上了一尺見長、以青玉為沿的特制卷軸:“貧道乃是聽徒弟說,宮裏出了點亂子。紅塵之事本是與貧道無關,然而,素處仙君夜觀星象,看出了點端倪,寫了墨禪,茲事體大,他不欲露面,貧道便替他送了來。”

蕭懷瑾接過抱樸散人遞來的卷軸,心中卻閃過幾重思緒,這是不是意味著,素處仙君雖身不奉諸國,卻是心系晉國的?這樣想,那卷軸都仿若有千鈞重。

謝令鳶跪著,直覺此事與自己有關,全副心神都吊在了那幅卷軸之上。

蕭懷瑾拆了金絲結,打開卷軸,上面卻只有言簡意賅的寥寥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