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第2/5頁)

當北燕使節團要入京畿的這天清早,謝令鳶也從麗正殿出行。

車輦走在宮道上,近宮門的時候要下車。出乎意料的,宮門外,鶯燕群芳簇著十幾抹衣冠靚麗的人影,仿佛繁花競相盛放。

她從車輦上下來,見是麗妃、錢昭儀、宋靜慈、韋無默、謝令祺等人。

此情此景莫名熟悉,一瞬間,謝令鳶幾乎憶起自己被貶出宮時,妃嬪們也這樣來相送。這時光倥傯,讓她有片刻恍惚。

她們上前挨個問候,宋靜慈才道:“北燕雖說議和,然而表象不驚,內裏未必不是暗流洶湧。姐妹們商議了一晚,總是不放心,想來囑咐一句——和談固然要緊,但北燕若有什麽圖謀,或提荒唐要求,我們也不怕再打一仗。只望你不要委屈了自己,萬事保重。”

謝令鳶感到心頭一暖,想來九星都猜到,她是為了解決北燕國師的麻煩,才出面應談。她點點頭:“我會記得。”記得你們的關心牽掛。

走出去兩步,她忽然又道:“……謝謝你們。”

眾人一怔,笑了起來:“何必虛言這些啊。德妃,一路順遂。”

謝令鳶回首,向她們一笑。

*********

北燕使節團的車隊浩浩蕩蕩,從涿郡一路出發,經過一個月的趕路,在鴻臚寺安排的驛站休停,終於踏入了長安。

春明門外,春花繁盛,朱雀大道一如往年那般熱鬧,許多民眾夾道兩側相迎。

因除了京師戍衛外,不得有超過百人的士兵進長安城,也不得攜帶重兵器,所以使節團騎護兵們駐守在長安城外,睿王爺等人則在儀仗下入城。

對睿王爺來說,獨身進城也沒什麽可擔心。他一人可擋百,在千萬大軍中殺進殺出;國師更是於不動聲色間置人於死地,令人聞風喪膽。

騎在馬上,睿王爺的目光,掃過大道兩邊翹首以望的晉人,微微一笑。雖然今非昔比,北燕在冀州連打敗仗,然而他依舊氣定神閑,這是長久以來的強大所帶來的自信。

忽然,幾朵粉色的花被扔進了他的懷裏,芬芳沁人心脾。

他低頭拈花,微微一笑,向著路邊掩唇嬌笑的女子,也勾起一個俊美動人的笑。心道,這晉人崇美真是一點未改,女子還是這般愛看美人啊。

街道上的平民姑娘們滿目含春,俏生而立;兩旁閣樓上,扶欄之後的女子都戴著面紗,身後跟著侍女,彰顯了高貴出身。一眼望過去,長安城的街道上——春風拂過,飛花落紅、面紗披帛齊飛,整個長安城都仿佛瑤台仙都。

睿王爺回頭看身後的車駕,以垂幔遮擋的華車裏,寂寂無聲,國師似乎對長安街道並不感興趣,甚至都沒有掀開簾幕看一眼。

要是他肯露一面,也不知會有多少女子,為他傾倒。

睿王爺正這樣想著,又是一陣春風拂來,吹開了簾幕無重數,那紗幔飛起,逐漸露出銀發下的雪膚、紅唇、高的鼻、如平湖凈月的眼。

國師,傅臨仙。

紗幔露出一角,車裏的他淡漠平視前方,四下民眾忽然為之一靜。

睿王爺心中暗道一聲,糟糕!

下一瞬,鮮花、瓜果、香囊、手帕……有什麽扔什麽,國師的車駕,變成了滿載瓜果蔬菜的花車,要不是有簾幕遮擋,那畫面一定很美,睿王爺簡直不敢想象。

而國師無動於衷,目不斜視,華車在人群的仰視中淡然駛過——

近百年了。他終於再一次,踏上了長安故土。

長安風情,真是令人懷念啊。

----------

進入長安內城,禮部尚書蔡瞻和鴻臚寺官員相迎,由於天子王師尚未歸,洗塵宴是由晉國議和主事德妃來主持,設於垂拱殿。

北燕使節團不住感慨,晉國如今算是進入了女主時期,可中原人向來視女主為顛倒陰陽,也不知這樣的主政局面會持續多久。

席間觥籌交錯,兩國官員推杯換盞。這次再不同於兩年前的忍辱負重,晉國官員暢快談笑風生,北燕官員心中不忿,卻也無話可說。

謝令鳶坐在上席,目光從睿王爺身邊掃了一圈,微笑道:“貴國國師怎的沒有入席,莫不是嫌我國招待不周?”

“豈敢。”睿王爺舉杯笑道:“本王替國師,謝過德妃娘娘關心。國師乃身體抱恙,他已托本王,敬祝娘娘……福壽安康。”

“客氣了。”謝令鳶一飲而盡,指間酒杯杯口朝下,向他示意,笑道:“是本宮要感謝……國師一直以來的關心,才惦記著想見一面。”

“該見的時候,總會見的。”睿王爺亦含笑,目光裏明明滅滅。

他們話語裏打了幾道機鋒,卻還是相視而笑,盡在不言。

酒過三巡,謝令鳶說完祝辭,讓眾人放開喝,便起身去了殿外醒酒。

垂拱殿後面是禦花園,前面是太液池引流過來的環湖,水上有湖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