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收養(第3/3頁)

妻子費心費錢收養的兒女個個只想著分錢,眼前兩個年輕的孩子明明是外人,卻願意替他妻子保全這片山林。

別人家的孩子那麽好,自家的卻是那副模樣,難道真的是他們不會教孩子?

想到自己的木訥寡言,老人嘆了口氣,忍不住痛恨自己的性格。

走了這麽久,老人也有些累了,在一塊石頭上坐下邊歇息邊和陸則兩人說話。

陸則和裴舒窈雖然體貼地什麽都沒問,他卻忍不住說起了這些年發生的事,說起妻子去世後的種種,最後忍不住落下兩行老淚。

陸則和裴舒窈一直耐心聽著。

資助學生或者收養孩子這種事,確實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性格不同,決定了他們各有各的未來,有時候父母師長不怎麽盡責,依然能養出人人艷羨的“別人家孩子”;有時候父母師長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他們需要的一切,孩子還是長歪了。

別說養父母,就是親生父母也沒法確定自己教養出來的孩子有能力、有良心。

裴舒窈說:“《韓詩外傳》裏有這樣一段話:‘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意思是春天種下桃李,夏天可以享受它帶來的蔭涼,夏天可以享用它結出的果實;可春天要是種下蒺藜,不僅夏天沒法乘涼,秋天還得面對一片利刺。這說明培養人需要先進行挑選,但是你們當年是無人撫養才好心地收養了他們,當時他們大多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相對固定的觀念和性格,你們既沒有辦法從他們出生開始教育他們,也不可能挑揀著孩子選擇性收養,他們會這樣不是你們的錯。”

孩子沒法挑選自己的父母,父母也沒法挑選自己的孩子,影響一個人成長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孩子不長進不成器父母確實要反思,但也沒必要把所有過錯攬在自己身上。

老人聽了有些訝異地看著裴舒窈,《韓詩外傳》是漢代韓嬰的著作,很少有年輕人會去讀,裴舒窈看著年紀那麽小,引用起裏面的內容來卻信手拈來,讓他有點意外。

向人傾訴往往就是為了有人聆聽和得到安慰,不可否認地,裴舒窈的寬慰讓老人心裏舒服了一些。

一番交談過後,老人很願意把這座山轉讓給陸則。不過在價錢方面有些犯難,要是他自己賣的話價格方面低一點也可以,可他還有那麽多不省心的養子養女以及等著錢還賭債的小兒子,他怕自己報的價錢低了他們會鬧起來,讓眼前兩個年輕人陷入麻煩之中。

陸則看出老人的顧慮,開口說:“我們只是來看山的,估價和議價會有專人負責,到時你們可以好好談談。”

他們不會讓老人吃虧,但也不會給老人那幾個養子養女當冤大頭。

老人聽陸則這麽說,頓時放下心來,渾身輕松多了,帶著陸則和裴舒窈一路走到山頂。

這是秋日高懸,明燦燦的陽光落在層層疊疊的山林之上,給滿山秋色鍍上了一層光暈,看著叫人心曠神怡。

看到這山頂的風光,陸則和裴舒窈對這座山的喜愛更添一重,即便最後商量出的價錢比市面轉讓價要高一些他們也願意接受。

兩邊商量妥了,兩個人開車離開,在附近找了個地方吃飯。

既然有了決定,陸則給衛父借給自己的人打了個電話,讓他幫忙談合同。

那邊一口應下,打包票說自己一定不辱使命。

既然陸則想要這座山,負責人職業病立刻犯了,決定先去了解一下談判對象。

不去了解還好,一叫人去搜集相關的信息,負責人頓時被查出來的東西震驚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