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頁)

另外一名女士就道:“我猜應該是以前官方沒有有意識地去宣傳的原因吧?起步比別人晚,自然就失了先機。我老公的生意是需要經常跟日本合作,所以我也接觸過不少日本人,雖然我不喜歡他們,但不可否認,在很多事情上,日本人富有鉆研精神,而且能夠堅持到底,特別是在做事方面的認真細致,值得我們去學習。”

大家都點點頭,表示贊同。

“中國的茶道背後,往往蘊含著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像小秦剛才提到的‘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就包括了一個三國人物,一個漢朝人物,以及這兩個人背後的歷史故事,一個外國人即使會說中文,也不一定對這樣的典故能夠了解透徹,所以這應該也是阻礙中國茶文化傳播的另外一個原因。”

所有人聽到這個陌生的聲音,紛紛回過頭,然後就發現了尤佳。

眼看自己一下子變成眾所矚目的中心,尤佳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是一家之言,隨意揣測的,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小秦:“請問你是我們的新會員嗎?”

尤佳:“是,我姓尤。”

小秦笑道:“歡迎歡迎,尤小姐的話很有道理,受教了,我們這裏本來就是大家隨意聊天,不用太拘束的。”

尤佳也發現了,其他人對於自己這位新成員的加入,也都報以友善的目光,卻也僅此而已,她們都還只是坐在原位上,很快又繼續和小秦討論起來。

這反而讓尤佳覺得很放松,心道這確實是個能夠讓人全身心都松弛下來的地方,即使只是這麽看看茶藝表演,跟大家聊聊茶道,也很舒服。

那位劉女士似乎總是發問,看得出她對茶道很感興趣,又不太了解,所以在場之中要數她的問題是最多的,但是每一次由她引出來的話題,又往往都能讓大家有所收獲,所以眾人也都樂於讓她發問。

這不,小秦和尤佳寒暄完,她又有一個問題了:“小秦啊,我們每周都過來看你表演茶藝,孫老板偶爾也會過來給我們講講茶道,不過我前幾回看了你演示的茶藝之後,回家就學給我老公看,我記得你那些動作也不復雜,看幾眼就學會了,可不管回去練多少次,也總是學不來你這樣漂亮的動作,這裏面是不是有什麽秘訣啊?快教教我吧!”

小秦笑了笑:“一個天天泡茶的人,時間長了,動作自然就流暢,還有一點就是心態,泡茶的時候,心態要穩、靜、平,如果稍微走神,或者有雜念,泡出來的茶,味道上肯定會有差異的。”

“茶藝就是茶道的外在表現,道在心,藝在外,聽起來好像很高深的樣子,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良好的心態就能泡出好茶。這裏的心態不僅包括在泡茶的時候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還要求有恒心和耐心。”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佛家的禪宗,道家,儒家,都是講究先修心,再修行,就像學書法,剛入門的時候,師傅會要求你的心態要保持平穩,心穩了,手就穩,筆尖就不會顫,釣魚也一樣,要有足夠的耐心,才會有魚兒上鉤,所以世間萬物,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同樣的道理。”

在座除了尤佳之外,俱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她們來到這裏,也不光是看小秦表演茶藝,又或者聽她講大道理,但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小秦借著茶順便講講人生,大家倒是很樂意聽的,她們的見識閱歷遠遠超過小秦,卻也並不妨礙給小秦捧場,誇獎她說得好。

倒是尤佳,覺得受益匪淺。

劉女士笑道:“看來我還是不夠虔誠,光泡一次是不夠的,以後回家就先泡上一壺茶,天天堅持泡下來才行!”

旁邊劉女士的朋友就打趣:“那你就先去練上一個月吧,說不定一個月後能直接挑戰孫老板了呢!”

劉女士:“那我可不敢,孫老板那是真正的高手,我最多也就挑戰一下小秦罷了!”

小秦也樂了:“歡迎歡迎!”

大家說說笑笑,就連剛剛加入的尤佳也跟旁邊的兩位女士聊了起來,她原本還有些拘謹,這幾位女士一看就知道跟她不是一個階層的,但是有了剛剛的鋪墊,聊起來就不那麽讓人覺得尷尬了。

借著茶道作為開場白,她跟周女士和陳女士又聊了聊禪宗,借著禪宗,又說到宗教信仰和各地的風景名勝,大家並沒有特定的話題核心,都是天馬行空,想到哪裏聊到哪裏,很是放松愜意。

尤佳本身並不是毫無見識的,再怎麽說她也看過不少書,大學時還曾經是學校文學社的社長,很多話題不說精通,但起碼都能聊上一些,也能加入自己的想法,不會唯唯諾諾應答不上,所以跟周女士和陳女士聊得頗為投機。

從言談中,尤佳得知,陳女士的老公從事珠寶生意,她是這裏的常客,周女士則跟她一樣,都是頭一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