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從來薄福送傾城(上)(第3/4頁)

太後沒有說話,只是看著我,她將手伸到我的面前,我慢慢地伸出手,幾乎是不敢碰那根簪子。太後將我手上那根母親的簪子拿走,仔細看了半晌,用手輕輕摩挲著,眼神已經變得淒迷起來。

她悠悠的說道:“你可知,這簪子,並不是你母親的。”

我驚得幾乎咬到自己的舌頭,看著太後,滿眼的不解。

太後淒涼一笑:“告訴你也無妨,即便哀家不說,遙兒遲早也是會告訴你的。既然遲早會知道,不如哀家親口說出來得真切。”

“這簪子,是哀家還在閨中時最心愛的物件。”太後停了很久之後才說道,她的目光似越過了時間,飛到了那遙遠的過去。

我看到她甚至是帶著一絲甜美的笑,那笑與她如今身上的莊重是完全不吻合,可是,那卻是發自內心的真實的笑容。

“這簪子,是哀家入宮前,與心愛之人的定情物。”她的語氣輕柔,仿佛桂枝上的明月,充滿了甜蜜:“這簪子,是哀家心愛之人,特意為哀家打造的。又因為哀家小字‘蘭’,便將字也刻入其中。”

她頓了頓,又悵然道:“之後入了宮,先帝給我改為了‘玨’,便再沒有人記得,哀家是叫‘蘭兒’的。”

她低頭看著那簪子笑了笑說道:“只可惜造化弄人,哀家無法與心愛之人相守。於是,這簪子,哀家出嫁的前一晚,托人秘密將它交給了一個人。”

“你可知,哀家送去給的那個人,是誰?”太後定定地看著我,目光裏都是憐愛。

前塵往事如閃電般劃過我的腦海。我不是沒有聽說過這樣一段往事,卻總以為是別人無中生有的故事。此刻看太後的神情,卻似乎……

可我不敢說,我怕說了,驚了自己多年以來所認為的,雙親和睦的印象。

“太後……”我遲疑著:“兒臣不敢妄自揣度。”

太後笑了,輕輕拭了拭眼角:“這麽多年,哀家以為,哀家都要忘記了。”

之後太後的敘述中,我一直是恍惚的,那很久之前的情愛恩怨在她的口中徐徐展現在眼前。

當年的閔小姐,與那時的淩公子,情投意合,暗結同心。

若是沒有那一紙詔書,如今一定會是夫唱婦隨,舉案齊眉。那時看來,才子佳人,最是登對。

可是,閔家小姐注定成為這大羲的皇後,如今的太後,而淩公子,才冠九洲,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成為政治場上的翹楚。

即使無奈,即使怨恨,但是皇命難違。兩人只好小心地收起了情感,接受命運的安排。

這也是為什麽父親一直鞠躬盡瘁的原因,不全是一個臣子的拳拳赤誠,還有對心愛的人的保護。

這一保護,就是幾十年。

我的母親,那個我的印象中帶著江南柔美溫和的女子,想必是知道的。只是她也將內心的怨尤埋藏,做好她相國夫人的本分,也得到了夫君的情誼。

只是,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父親恐是一刻也沒有忘記年少時的愛情,所以,做什麽,付出什麽,哪怕沒有回報,都甘之如飴。

沈羲遙也是知道的,所以他才恨父親,他是恨這段經年前的愛情,以及這愛情到如今依舊沒有完全褪去,在他這樣一個天生的帝王的眼中,這是對皇室的褻瀆,是對他至高無上的父皇的褻瀆。

所有的一切就化做了對父親的恨,也使他做出了那樣的事。

在我出嫁的前一晚,母親將這簪子給我的時候,臉上的一層迷霧此時也揭開去,這並非她的陪嫁之物,是父親要它做我的陪嫁,在這深宮中喚起它本來主人對以前的回憶,從而,來保護我。

可是……我真的就因它得到了保護麽?

可是這只簪子,卻也帶給了我一段美好的回憶,即使這裏面夾雜著腥風血雨與觸目驚心。

“哀家問過遙兒,他是否真的害了你父親。遙兒承認了他之前是有所動作,雖然後來停止了,卻無力回天,來不及了。”

太後慢慢地說道:“哀家聽到後很是震驚,但他對你父親的恨,是來自長久的壓抑,哀家懂。可是哀家不懂,你為何在確定了遙兒做的事後,反失了怨恨。”

太後眯起眼睛看我,我此時早已被那許久前的往事攪亂了心境,停了許久才稍緩過來。

我緩緩地看向太後,她頭上幾根赤金如意簪反出耀目光華,我別開眼去,目光落在了身上的百子千孫被上。

手抓緊了,慢慢說道:“母後,你既經歷了如此情感,就會知道,感情和命運,往往不是我們能掌控得了的。”

我嘆了一口氣,突然有種希望一吐為快的沖動。

“在我得知父親的死因是他所為的時候,我的心裏是恨,是在明鏡堂裏誦經七日也掃不去的恨。那恨啃噬著我的心,很長一段時間裏,我的雙眼被仇恨蒙蔽,甚至沒有去多想,是不是有什麽陰謀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