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第9章(第5/10頁)

秦崢笑:“再忙,我們喝茶的時間還是有的。現在怎麽樣,還順利嗎?”說話間眼中帶了幾分關切。

“還好。”

看來他家言妹妹是賺著銀子了,秦崢笑:“那就好,你這次可是行了萬裏路啊。有空我去找你,咱們好生聊聊,你也讓我開開眼界。”

“行。”李睿見秦崢手裏握著兩本書,道,“你是來找叔父請教文章吧?趕緊進去吧,讓叔父等著可不好。”

“那我先進去了。”

李睿回了家,李太太聞他身上有幾分酒味,問:“中午吃酒了?”兒子應酬頗多,喝酒更是難免的。小小年紀就要出去打拼支撐家業,李太太很是心疼。

李睿笑:“陪宋大叔喝了幾杯,沒多喝。”

李太太問:“銀子給大姑娘送去了嗎?”

“都辦妥了,母親不必擔心。”李睿數出一千兩銀票給母親,道,“母親用作家用。”

李太太看那一小匣子銀票,問:“你真把銀子給大姑娘了?”看裏面的銀票可是不老少。

“哦,給了,言妹妹又叫我帶回來,留著做明年生意的本錢。”

李太太此方放下心來,李睿笑:“看母親,難道我還會坑了言妹妹不成?”

李太太道:“你是我兒子,我自然信你。只是,銀錢的事,最易生隙。俗話說,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大姑娘為人很好,架不住旁人有別的心思。你要把賬做明白,這樣才能長久。”

“我知道。”李睿說,“言妹妹挺不錯的。”

“這還用你說。”李太太笑,“大姑娘跟你妹妹早就是很好的朋友。朋友不以貴賤論交,你爹官位低,大姑娘卻不是那種勢利眼的人。所以,你跟她做生意,我也放心。”

李清平日間,除了去翰林院當差,就是在家釀酒,如今兒子初初經商,李清也相當關心。

別看李清正經書香門第、科舉出身,不過,他並不以行商為恥。晚間,李清在書房問兒子:“明年是如何打算的?”

“言妹妹將今年賺的銀子又給了我,明年我想先南下購得絲綢茶葉,再轉去西蠻、北涼,繼續做生意。”既然頭一票開門紅,李睿自不可能賺個千把兩銀子就收手。

李清點點頭:“去吧,按你的心意過日子。你做生意是行遠路,夥計的忠心尤其要緊,不要虧待了手下人,過年的時候多多賞他們。”

李睿想了想,將宋嘉言說的保證金的事說了。李清忽然一聲長笑:“這下子,宋子熙該傷心了。”李睿尚不明白父親何意,李清已笑道,“宋子熙不知道該有多恨老天爺沒把嘉言那丫頭給他生成兒子呢。”

笑一陣,李清又嘆口氣,道:“可惜我無能,不然,把那丫頭聘來給你做老婆倒不賴。”哪怕李睿未行商賈事,憑他如今的官位,宋子熙也不可能把閨女許給他兒子,更不必提現在了。

李睿忙道:“父親,這話可不好亂說。”在他心裏,也就拿宋嘉言當個妹妹罷了。當然,宋嘉言的聰明靈慧的確讓人很有好感,而且,跟那丫頭說話,也叫人舒服得很,完全沒有雞同鴨講的麻煩。

“就咱們父子說一說,有何妨。”李清就是這樣疏狂的性子,並不以為然,也沒注意到兒子若有所思的神色。

李睿想著秦崢往宋家請教功課的樣子,約莫宋榮是有聯姻之意了。

李睿心中暗暗一嘆。

今年,秦家也送來了年禮。

往年,都是宋榮打著孝敬恩師的名頭給秦家送。今年,秦崢帶著年禮來了。

宋榮拒不肯收:“你拿回去,即使我指點你幾句功課,也是看在恩師的面子上,不至於此。”

秦崢恭恭敬敬地:“這並不是家裏的年禮,是侄兒孝順叔父的一點心意。侄兒知道叔父不便收侄兒為徒,侄兒心中待叔父如師如父,還請叔父不要嫌棄小侄的心意。”

宋榮看禮單上面的東西不算豐厚,道:“你若想送,以後中了進士再送吧。下不為例。”到底沒讓秦崢再退回去,對秦崢道,“回去好生準備秀才試吧。”

秦崢磨磨蹭蹭地不願走:“不知侄兒能不能去給老太太請安?”或許能瞧言妹妹一面呢。

宋榮打量著秦崢愈發清俊的五官,依舊道:“好生準備秀才試。”

秦崢遺憾地嘆了口氣,對著宋榮深深一揖:“那侄兒告退了。”

秦崢走後,杜君又來了。

杜君倒沒給宋榮送年禮,他也沒這個錢。杜君是捧著自己的文章來的,宋榮一目十行地看過,問他:“明年你也想考秀才?”

杜君點頭:“小子想勉力一試,即使不中,權當積累經驗了。”

“你較秦崢還小一歲,急什麽呢?”這一年,杜君長高許多,少年的眉眼開始長開,細細瘦瘦,竹竿一般。若是宋嘉言見了得嚇一跳,這人個子也躥得忒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