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第9章(第6/10頁)

宋榮指著他的文章道:“兩可之間,看運道罷了。”

杜君一揖:“謝大人指點小子。”也沒求著宋榮指教他文章,反是道,“大人,快過年了,不知小子能不能見一見姐姐?”

宋榮素通人情:“去吧。”

接連打發了兩個不討喜的小子,宋榮準備去內宅轉轉。

一進老太太的屋裏就聞到濃濃的肉香,宋嘉言宋嘉諾正守著個炭盆,在上面覆了細絲網烤肉吃呢。絲網上面還擺了紅薯片,故此,肉香中還夾帶著一絲甜糯的香味兒。

宋嘉言一面拿著長筷子翻烤肉串和紅薯片,一面跟宋嘉諾說:“這烤紅薯非常好吃。”

宋嘉諾咬著手裏的肉串,說:“是很香欸。”

兩人一見宋榮進來,連忙站起身來給父親見禮。宋榮擺擺手:“繼續玩兒吧。”自己給兩位老太太請了安。

宋老太太笑:“你怎麽有空過來啦?”

“前頭沒什麽事了,我來瞧瞧母親和舅母。”

宋老太太問兒子:“讓哥兒什麽時候回來啊?”大孫子一走已是大半年了,宋老太太記掛得很,天天念叨。

宋榮笑:“說是跟著老二的年貨一並回來,您別急,也就這兩天的事兒了。”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老太太念叨了一下午,到傍晚天剛黑的時候,宋嘉讓就回來了。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宋嘉讓較離開時又高大許多,如今與宋榮只差半頭了。

宋嘉讓渾身風塵,眼角眉梢還沾著雪花,頭上摘了暖帽,咧嘴一笑,先給老太太磕了個頭,用怪異的公鴨嗓說道:“祖母,孫兒回來了。”可憐的宋嘉讓,一去福閩就開始變聲。

老太太高興得嘴都合不攏,連聲道:“快起來,快起來。”扶著孫子的胳膊,老太太瞧了又瞧,說,“高了,也壯了。”

一家子都圍攏上來,大家見禮後,紛紛說著話。宋嘉言問:“哥,你還沒吃飯吧?還有外頭跟你回來的管事小子們,他們吃了沒?”喚了老太太屋裏的一個小丫鬟,宋嘉言道:“你去太太的院裏說一聲,二叔的年禮到了,問太太,送年禮回來的管事小子們要如何安排。”又叫人去廚下拿熱湯熱飯給宋嘉讓吃。

晚上小紀氏與宋嘉語都是回主院用飯,故而並未在老太太屋裏。

老太太一見到孫子,除了滿肚子的歡喜,什麽都想不起來了,宋嘉言這樣一提醒,她方道:“是哦,怎麽這個時候回來了?外頭又飄雪花兒呢,晚上還沒吃的吧?冷不冷?餓不餓?”

宋嘉讓生就愛舞刀弄棒,比同齡的小子們都要高大勇猛些,如今這一回來更是了不得,眉宇間竟有一股子剽悍之氣,人也黑了許多。宋嘉讓笑道:“路上墊補了些,也不是很餓。”

不是很餓的宋嘉讓連吃了三碗米飯,吃光了四盤子菜,喝光了一大碗湯。宋嘉言一看這勢頭就知道是不夠吃的,廚下又端來一盆新熱的排骨,宋嘉讓也吃光了。

宋嘉諾看得目瞪口呆,吞一口口水:“大哥,你更能吃了欸。”以往大哥的飯量也很驚人,但是,完全沒有這樣驚人啊。

宋嘉讓嘿嘿一笑,得意地挑挑兩道濃眉:“那是!”

老太太十分心疼孫子,嘆道:“路上哪裏吃得好呢,我可憐的讓哥兒,這一路千裏,不知吃了多少苦呢。唉,好孩子,以後可千萬別再出門了,心疼死我了。”

因夜色漸晚,大家說了會兒話,便都散了,也好叫宋嘉讓早些休息。

父子三人到了前院兒,宋榮道:“嘉讓,到書房來,我有事問你。”

與父親打聲招呼,宋嘉諾就自己先回院子了。

宋嘉讓隨父親到了書房,宋榮問:“路上可還順利?”

宋嘉讓點點頭:“我們沿途都是住驛站,一切都好。”

宋榮道:“你出去這一趟,長了不少見識吧?”

“可不是嘛,”說到這個宋嘉讓就忍不住眉飛色舞,“兒子還跟著商隊的大船去杜若國走了一遭,那茫茫大海,一望無際,真叫一個壯闊!”

宋榮眉心一跳:“你還去了杜若國?”這小子信上提都未提啊!宋小二也沒跟他講一句!

“我跟謙弟一起去的。”一路千裏回到帝都,宋嘉讓臉上沒有半分倦意,依舊目光灼灼,“我看妹妹的信上說,李睿都帶著商團去西蠻北涼了。爹,明年我想跟他們去西蠻北涼走一遭。”

宋榮道:“不成,你走後,我想了又想。你雖無甚文采,也念了許多年的書,字面兒上的東西還能應付得來。秦崢與你同年,已經在準備明年的秀才試了。明年,我給你請個武進士回來,教你怎麽應對武進士的考試。武進士的功名,你也去考一個回來,這樣安排差事也好安排。”宋嘉讓是他的長子,宋榮指點別人家的孩子都會用心指點,何況自家兒子?眼瞅著小一輩的都開始奔前程,宋榮也終於想好了宋嘉讓要走的路。反正宋嘉讓年紀小,還是叫他先試試武舉。若實在考不中武進士,再給兒子捐個官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