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崩(第2/2頁)

“我這不是……我這不是替你爺心煩嗎。”連守信就道,“得了,我知道,我操心也是白操心。”

“爹,咱鋪子裏存的面要不夠了,這得趕緊跟王記預定去……”連蔓兒就打開賬本,和連守信商量起鋪子的雜事來。

在鋪子裏直待到傍晚,五郎和小七都從私塾放學回來了。

“該做飯了,咱回去吧。”張氏就道。

“我去趕鴨子去。”連蔓兒說著話就往外走。

“姐,我跟你去。”小七忙扔下書包,跟著連蔓兒就出來了。

鴨子已經長得半大了,與雞不同,鴨子總養在院子裏,到時候下蛋就少。要鴨子長的肥,下蛋多,得將鴨子趕下河。

連蔓兒家買的這塊地,就挨著河邊,那一溜的河灘也是她們家的,另外,還有一片雜樹林從河岸邊,一直延伸到她們買的大片地裏,也是屬於她們家的財產。

自打小鴨子長的夠大了,連蔓兒就每天早上趕著它們過來,將它們趕進河裏,就這麽散養著。等到傍晚,再將這些鴨子從河裏趕出來,帶回老宅去。

這樣散養的鴨子,下蛋多,肉也更美味,除此之外,還省下了不少飼料。而且每天這麽一來一回次數多了,這群鴨子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早上連蔓兒打開雞圈的門,它們就會自己一路過來,到傍晚的時候,不用連蔓兒去趕,它們也能自己回去,很讓人放心。

不過,連蔓兒並沒有因此就放著它們不管,一早一晚的,還是堅持“護送”。

今天連蔓兒來趕鴨子的時間比往常略早了些,一群鴨子還自在地浮在河面上,每天下河,這群鴨子將自己打理的羽毛潔凈鮮亮,每一只的屁股都變得肥肥圓圓的了,很是可愛。

連蔓兒和小七一人手裏拿了一根長樹枝,站在岸邊,輕輕地驅趕著鴨群上了岸,跟連守信、張氏他們會齊,一路往老宅走去。

“今年這鴨子長的好,”張氏一邊走,一邊打量著母鴨子搖搖擺擺的肥屁股,“等過幾天一入伏,就能下蛋了。”

“娘,到時候它們到處下蛋可咋辦?”小七就問。

“那就得看著點了。”張氏道。

鴨子開始下蛋,要小心看著,讓它們養成在固定地點下蛋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那麽之後就省心了。母雞也是一樣的道理。

一般莊戶人家養的鴨子,白天即便都放養在外面,但下蛋它們還會自動回到家裏。但是把蛋下在河邊草窠裏的鴨子也不是沒有。通常,莊戶人家都有小孩子時不時地照看著。還有熱心的莊稼人,看見相熟的人家的鴨子下了蛋,還會主動去通知。

也不用走到家裏去,在當街上,大門口,或是院墻矮的,相隔只有幾乎人家,站在自己的院子裏,喊一嗓子就行了。

“娘,咱家離這河邊,可有點遠。”連蔓兒就道。

“這還真是。”

“娘,我看咱家的鴨子愛去林子裏趴著,要不,咱在那林子裏鋪幾個草窩唄。”小七手裏拿著柳樹枝,揚起包子臉,朝張氏道,“咱把草窩鋪的舒舒服服的,它們肯定都願意把蛋下在裏面。”

“小七這主意好。”連蔓兒就道。

那片林子緊挨著河岸,是她們家的財產。現在,她們已經在買下的這片地的四周邊界,種上了樹,別人也不好輕易進來,將那片林子變成鴨子下蛋的窩,是合適、很安全。

“這主意還真行。”張氏就笑道。

“娘,那鋪草窩的事,就交給我和小七吧。”五郎就道,“我們知道,咋地能把草窠鋪的舒服。”

“嗯,嗯,這事交給我和我哥就行。”小七緊著附和,似乎生怕這活計被搶走似的。

“行啊,就交給你倆了。”張氏道。

“咱小七頂用了!”連蔓兒就笑。

一家人趕著鴨子,說說笑笑地進了連家的大門,立刻就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勁。

“別是出啥事了吧!”連守信喃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