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月到中秋(第2/2頁)

而青陽鎮到錦陽縣的這趟班車,也給其他鎮上的人做了榜樣。陸家班車的生意好,青陽鎮上自然無人能和他們搶生意,而別的鎮子上的人則紛紛效仿。漸漸地,班車就不再為錦陽縣所專有,遼東府內許多其他的縣,也出現了這種班車。

連蔓兒對此是喜聞樂見的。

這是一件大好事,它方便的是百姓,同時還能促進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是連記,還有眾多商家獲得更大收益的前提,就是莊戶人家,因為這種發展和流通,也受益匪淺,手裏的活動錢多了起來。

如今,青陽鎮已經成為錦陽縣境內最富裕的一個鎮。當然,三十裏營子的鄉親們最先受益,且受益最大。

這正是連蔓兒所希望的。大家都富裕起來,更多的人上學堂念書,更多的人感念牌樓連家,移風易俗,她家的根基就越穩,三十裏營子這個大本營就經營的越發鐵桶一般。而感情上,她也希望看到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吃了一個螃蟹,喝了兩小盅酒,連蔓兒又和張采雲吃了些月餅和葡萄,旁邊的大寶就有些睜不開眼睛。雖然都睜不開眼睛了,人哄著他還不肯睡,只是扒在連枝兒懷裏,啊啊地說話。

那邊吳家興、吳玉貴、連守信、曲先生幾個則正喝到高興的時候。這邊女眷的桌上,吳王氏也跟陸家老太太聊的正熱鬧。

“姐,采雲姐,那咱別在這了,咱回屋坐著去。”連蔓兒就提議道。

連枝兒正想回屋去,好哄大寶睡下,張采雲坐久了也覺得累,兩個人都願意。連蔓兒又問連葉兒,連葉兒見同輩的她們都要走,她也跟著站了起來。

幾個人在丫頭們的簇擁下,就回到了宅子裏。回到屋裏,沒那麽多人和那麽多聲音,不一會的工夫,大寶就被哄睡了。連蔓兒就叫人另送了點心果子來,姐妹幾個也不再出來,在炕上或坐、或躺地閑聊。

“小衣裳、尿布那些都準備齊了沒?”連枝兒問張采雲。

“準備齊了,這邊都準備了。我爹前兩天過來接小龍和小虎,給我捎信,說我奶、我娘和我嬸子還另外給我準備了不老少。”張采雲就道。

“我那還給你準備了兩套。”連枝兒就道。

“我們這也有,我看我娘那邊還在縫那,至少兩套,我也給你縫了兩套。”連蔓兒就道,“還有我三伯娘,那天跟我娘一起縫的,好像也是給你預備的。”

“是。”連葉兒就笑著接口道,“我娘說也準備兩套,我爹說,要找好木頭,再給你箍個澡盆,好給小孩洗澡的。”

“那可太好的,我正愁洗三要用啥盆那。”張采雲就笑道,又告訴連葉兒,“晌午的時候聽我們家老爺子說,三伯要的木頭好像給踅摸著了,說是過完了節,就能給拉回來。”

說到陸家老爺子說的話,張采雲又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來。

“我們老爺子說,今天看見芽兒她爹了。”張采雲就對連蔓兒道。

“啊?在哪?”連蔓兒就問。

“在小劉莊村頭,好像是跟倆無賴在一塊。”張采雲就道。

“這肯定是過節了,又得了倆錢兒,在手裏燒的慌,找人耍錢那。”連蔓兒就冷笑道。

耍錢,就是賭錢的一種通俗說法。

“我哥早發話了,各處也都打了招呼,沒有大頭家敢招攬他。他也就跟那幾個無賴耍耍,小打小鬧,翻不出天去。”連蔓兒就又道,“不過咱大家夥還是留點心。”

“這肯定的。”連枝兒、張采雲和連葉兒都點頭。

“你們今年送節禮過去,那邊老太太沒說啥?這兩天好像挺消停啊。”張采雲就又道。

“都是上上份,她能說啥?”連蔓兒就道,“別看她腰杆好像挺的挺直的,其實她心裏發虛。她自己個也明白,啥是她該享受的,啥是她不應該享受的。現在啊,但凡芽兒她爹不去她那膈應她,她就挺樂呵了。”

“那芽兒她爹那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