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一、誰是誰的選擇

(一)

柳蕓二十三歲認識蘇偉明,和他結婚時,只有二十四歲。

她以未嫁之身給一個大她十四歲、帶了一個三歲兒子的喪偶男人做“填房”,居然並沒有多少人覺得奇怪。因為蘇偉明的優秀來得實在太明顯,而柳蕓的青春與美貌,對比之下並不耀眼。

三十八歲的他家世顯赫,事業有成,風度翩翩,一舉一動都散發著成熟男人的魅力,眉間略帶的郁郁之色,更讓感情生活近於空白的少女著迷,她對他的愛不可避免地混合著崇拜。

可是嫁給這樣的男人,其實並無一點兒浪漫色彩。上有身居要職的公公、性格挑剔的婆婆要侍奉;下有一個才上幼兒園的調皮男孩要照顧,她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就必須學著做母親,甚至要比母親更細心,略有一點兒不周到的地方,就有“畢竟是後媽”這樣的評語甩過來。

而那個優秀的丈夫,性格深沉,真正醉心的是工作,把她所做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

柳蕓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特別是繼子蘇傑八歲時,她懷孕了。在無微不至地照顧一個一直叫她阿姨的男孩五年以後,她終於有了做真正的母親的機會。

蘇偉明聽到消息後並不興奮,只微微皺眉:“一定要生嗎?”

柳蕓頭一次被激怒了:“難道你不想要這孩子?”

“既然有了,就生吧,希望是個女孩。”蘇偉明安撫地說,並不想挑起一場爭吵,事實上,他們婚後就沒爭吵過。柳蕓從來沒違拗過他的意志,他滿意自己這個溫順的妻子。

如果可以選擇,柳蕓倒是願意按丈夫的意志來,生個女兒,可老天顯然不像她那樣把蘇偉明的意志視作理所當然。

蘇哲出生了,蘇傑瞟一眼自己的弟弟,倒也沒什麽反感情緒。蘇偉明在年過四十後再一次做父親,沒有第一次的興奮,看著哭鬧的小兒子,對蘇傑笑道:“本來想給你添個妹妹,不過弟弟也好。”

連祖父母的評語都是“也好也好”。柳蕓摟緊小小的嬰兒,想,不對,他不是“也好”,對我來說,他是唯一的,最好的。

蘇哲慢慢長大,和他父親蘇偉明完全不親近。蘇偉明有點兒啼笑皆非,問妻子:“這小子跟我有仇嗎?我說東,他必然一聲不響地往西;我說南,他就頭也不回地向北,完全不像你的性格。”

柳蕓笑,並不打算約束兒子,盡管約束自己已經成了積習:“男孩子為什麽要性格像我,像你不是更好嗎?”

蘇偉明只能承認有道理。長子蘇傑性格張揚,長得比較像他的生母。而次子蘇哲,綜合了父母兩人外貌的優點,是個引人注目的孩子。至於性格,目前他只覺得這孩子小小年紀已經太有主見,有時不聲不響地冷眼看人的樣子,倒真有幾分像自己。

只有柳蕓知道,蘇哲並非有意和他父親作對,他只是覺得母親做的一切都不值罷了,這個家裏,大概也只有她的兒子注意到了她的委屈、辛苦和寂寞。他不認為她的奉獻有價值,於是選擇對父親以及家裏的每一個人冷漠以對。

蘇哲略微長大後,曾問過母親:“你後悔當年的選擇嗎?”

柳蕓笑了,搖搖頭:“阿哲,你始終不明白媽媽,看到你父親後,我就沒有其他選擇了。”

沒有選擇嗎?蘇哲對這說法微微冷笑,他馬上決定了,以後一定會拒絕讓自己陷入沒有選擇的人生。

讀高中時,父親不願意受祖父的諸多限制,決定將公司遷往深圳。母親已經開始給他辦轉學手續了,他卻明明白白地說:“我想就在這邊讀完高中。”

他就讀的是本省重點中學,師資、條件都很好。他父親沉思一下,覺得男孩子早點兒獨立也是好事,便同意了。

柳蕓想,與其讓他們父子在一起相看兩厭,倒不如讓兒子在這邊讀書,他一向來得有主見,這邊又有自己的姐姐一家人幫著照顧,沒什麽不放心的。

蘇哲開始過他想過的生活,差不多每一步都是按自己的選擇進行著。沒有考他父親希望他填報的大學,留在本地升學;沒有按他父親的意願去英國留學,而是去了美國;沒有在畢業以後去他父親的公司工作,而是選擇了一份在他父親看來近乎遊手好閑、浪費生命的閑差事替人打工。

他成了那個家庭的局外人,只在節假時過去小住。

看來比他任性愛惹禍的異母兄長蘇傑,倒是一路走著讓父親滿意的道路。蘇傑大學學習管理,畢業後加入父親公司,很快鋒芒畢露,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在私人生活方面,他有過一段荒唐放縱,然後適時收斂身心,工作勤奮,還去讀了EMBA,閑暇時打打高爾夫,並且娶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孩子,從哪方面看,都是標準而合格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