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公開撕逼(第2/2頁)

不過好奇心還是驅使她去社交媒體上轉悠了一圈。

京城外國語大學提出的這套標準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贊譽,儼然已經成為社交媒體中的熱搜,在實時搜索榜單上高高掛在榜首,顧玄芝一眼就看到了京城外國語大學官方發布的那一則消息。

搞笑的是,在這則消息的評論區,前十條評論中有八條都是@她的。

文化交流是大事,顧玄芝原本抱著的心態只是湊個熱鬧,可現在看這麽多人都認真地問她,她也跟著認真起來,將京城外國語大學公布的一系列標準都下載下來,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然後滿頭黑線地關掉了文件。

看之前有多麽的期望,看完之後就有多麽的失望。

大拇指動了動,調出軟鍵盤來,斟酌了一下措辭,顧玄芝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聲。

“語言學習的本質其實很簡單的,大致可以分為聽說讀寫四個部分。而區分有沒有學會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有沒有懂。”

“聽與讀是輸入的過程,區分擅不擅長這些,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能不能聽懂別人說的話,能不能聽懂廣播,能不能看懂別人寫的文章,能不能看懂路標、廣告語。”

“說與寫是輸出的過程,區分擅不擅長這些,標準同樣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別人能不能聽懂我們說的東西,別人能不能看懂我們寫的文章。”

“這是唯一的標準。”

“在國外,一個七歲的小孩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他們能夠進行基礎的交流,看懂一些基礎的信息並作出反饋。他們的語言學習時間,只有七年,甚至更少。類比於國內,我們的小孩在七歲時,已經可以完整地和別熱溝通,別說是出去打醬油了,就算是出去打香油都完全可以勝任。”

“但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依照應試教育的方式學十年,把他放到國外,他都無法保證一定具備基本生活能力。他們可能連一些基礎的生活類單詞都不認識,更別提看懂別人寫的文章,聽懂別人說的話。”

“毫無疑問,將應試教育那一套標準放到英語考核中去,這是十分愚蠢的決定。若是有人對我說的話存疑,可以依照這一套標準去命制試卷,拿給那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去做,看他們如何評價這一套試卷。”

“從某些地方來看,這套標準有成功的地方,比如它將聽力、閱讀、寫作、口語進行了分級工作,但同時,這套標準最失敗的地方也出現在這個地方。”

“這一套標準對於語言學習者來說,實在是太苛刻了。”

“聽力很簡單,考察的是一個人接收信息的能力以及反應能力。所以我們的考核內容很簡單,只需要將一套提供了正確信息與幹擾信息的正常對話、錄音、廣播等作為考核材料就好了,沒必要為了追求難度而提升難度。”

“閱讀考察的能力與聽力相類似,從最低等級到最高等級,我們可以在文章的篇幅、邏輯、專業角度提高難度,而不是刻意地找一些生僻意思來考察學生。如果制定這套標準的人經常看英文外刊的話,就會發現,每一個英文單詞有很多種意思,但經常用的意思就那麽兩個,其它單詞縱然有這樣一重意思,也鮮少會被人用上。”

“我們把這些內容放到英語學習者中的考核內容中,是搞笑麽?難道說出一大堆英文母語者都聽不懂或者是無法瞬時反應過來的東西,就能證明我們的英語水平很高了?”

“我們都是漢語的使用者,每個人都可以將漢語熟練運用,但是誰能說,給你一套繞口令作為聽力材料,你能夠聽一次就明白?”

“我們都學了這麽多年的漢語,但誰敢說,能毫無障礙地閱讀文言文?文言文中不都是漢字麽,為什麽有人看不懂?”

“因為我們常用的每個詞都有對應的意群,文言文中的字對應的益意群已經漸漸被淘汰出了常用意群的範疇,所以我們看不懂。”

“我們提升英文閱讀能力,並不是要研究外國語言學,而是要培養語言的熟練使用者。若是使用這一套標準來衡量語言學習者的能力,我只能說是滑語言學習之大稽,走上歧路爾。”

因為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有字數限制,所以顧玄芝發這些話時,是分為好多段發的。

她最後一段還沒有敲出來,看到她評論的網友們就都爆炸了!

公開撕逼,現場直播!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一章!!!學外語學了這麽多年,總結出來的一點心得,如果大家能受益,那再好不過嘿嘿嘿,歡迎書評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