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當珍惜(第2/4頁)

雙方皆不認為自己是在爭什麽“士庶”,他們說的就是選拔人才。

蕭司空認為,京畿及附近地方文物昌明,所以錄取的比例那就得高一些。安撫士人之心固然是重要要的,所以為了避免偏遠地區太難看,可以將連遠的州府列出來,每州給一、兩個名額,除了這些名額的保證之外,其他的就需要向京畿傾斜。

黃贊則不同意這種觀點,黃贊認為天下不止京畿文物昌明,且總是京畿及幾個有名的家族所源自的地方比例高,不利於收天下士子之心,認為要適當增加東郡等近來發展良好的地方的名額比例。

桓嶷心道:【司空是京畿人,黃侍中是東郡人。二人所持論雖不能說是沒有道理,卻也……】他雖年輕,看這個卻是看得明白。官場上的同鄉之間,也是一種頗為親密的關系,還不能說不對。

雙方的爭執還在繼續,蕭司空一方認為,京畿子弟耳濡目染受到了熏陶,做事比偏遠些的東郡那種幾百年來沒啥名士名家出現的地方的人要好得多。黃贊一方不服氣,認為京畿子弟紈絝習氣重,做官未必就好了。

“雖把握大政稍有欠缺,然而務實,更能體察民情,知道人間疾苦,不會只知吟風弄月,”黃贊說得也誠懇,還引了一句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2】

蕭禮這邊則不客氣地舉出了近年來考評不錯、政績亦好的官員的例子來。京畿多世家子弟,出仕多、做地方官的也多,找這樣的例子出來也不難。蕭禮道:“良二千石者,早已在朝廷之上了。”

雙方就比例問題爭執不下,桓嶷打了個哈哈:“孰優孰劣,考出來就知道了嘛!至於如何取士……唔……這樣,今年取個六十人,如何?”桓嶷和稀泥的功夫也有一些,他的意思,錄取的人多了,餅做大了點,大家都能分點餅渣,爭執也就不會太顯眼了。

錄取的問題桓嶷早已想過多次了,他只要有人可以用、用得順手,要國家能夠和諧的運轉。是以他又同意了蕭司空觀點中的一部分,即要向偏遠地方稍作傾斜,京畿也不可以忽略。同時,凡外地自己到京城遊學的士子可以報考,但是算他們的祖籍,而不算是京畿地區的推薦,這樣比例上看起來也比較好看了。

蕭、黃二人得給桓嶷個面子,都怏怏地說:“陛下聖明。”算是勉強同意了。

桓嶷舒了一口氣,心道:【做太子時以為做皇帝不難,怎麽樣是對、怎麽樣是錯、怎麽樣是公平,一一都在我的心中,還以為先帝做事有時不算公允。如今自己做起來才知道,哪怕知道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也不能夠像小孩子一樣選一個丟一個呀!】

嘆息良久,桓嶷問孫順:“娘子可有閑暇?”

孫順道:“娘子先前頗忙,這兩天略好了一些。”

桓嶷笑罵他一句“滑頭!”

陸皇後豈有不忙的?桓琚的後宮還沒搬完,搬了半拉還留半拉,桓嶷的妻妾不好馬上就搬,以免顯得太淺薄,倒像是趕人似的。又不能讓桓琚的後宮拖拖拉拉留在這裏不走,還得有個規劃,盡早讓她們搬家。這得陸皇後協調。

除了陸皇後受內外命婦朝賀的時候須得到昭陽殿這所正殿裏舉行儀式之外,桓嶷的妻妾還在東宮裏暫時棲身。而後宮的人員正在搬遷,宮殿又要稍作整飾——昭陽、昭慶、延嘉三殿都封閉很久了,不住人的屋子朽敗得快。

朱昭容與兩位美人換了身份,所役使的人數也要相應的增加。宮裏才放了一批宮女出去,陸皇後又要從剩下的人裏挑選合適的人員加以補充。

林林總總,皇後比皇帝還要忙些。孫順的回答也就顯得很有意思了——您要有要緊的事,皇後就不忙,沒有,那就忙。

桓嶷恰有一樁要緊也不要緊的事,想了想,還是決定邀陸皇後先去袁府看望梁玉。

~~~~~~~~~~~~~~~~~~

梁玉正在關禁閉。

產婦不能下床是傳統。如果是在鄉下生計艱難,月子裏下地都是有的。到了袁府這樣的人家,別說一個月,她就是在床上躺一輩子,都能有人好好地伺候著。婆家也關心,娘家也關心,南氏被楊夫人邀請到袁府小住,就近看著女兒,押著她坐月子。

梁玉硬是在大熱天被捂在了屋子裏,就盼著能時不時有人來看看她。朋友如豐邑公主、劉湘湘等也不能天天往她家裏跑,至如宋奇這樣來道賀的人,她就更見不到了。每天能解悶的就是跟南氏說說話,讓呂娘子、美娘給讀讀書。孩子都不用她自己帶,他們有乳母、保姆、打雜的丫鬟。南氏很感慨:“你這才是坐月子的樣子啊!我們那時候……”

梁玉耐著性子聽南氏講古,這話南氏三天說了八遍了,桓嶷與陸皇後的到來讓她免於把第九遍再聽完。帝後二人的身後,尚在家中的兩位夫人也陪同過來了,袁先與蕭家小娘子上學的上學、回家的回家,都不在。袁府在家的人口就這麽聚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