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見招拆招與主動出擊(第2/3頁)

“上次我主要提到種植反季節蔬菜,讓農民快速致富的方面。”葉纖紅解釋道。“其實這只是最淺層的作用,只要形成規模,後面可做的工作非常多,除了銷售而設定的批發市場,還有就是運輸相關的物流中心——”

肖東勝低頭思考了一會,發現確實如此。

如果這個種植基地形成了,每天生產出來的蔬菜,就是個天文數字了,需要運送到全省甚至全國,那就需要一個規模巨大的批發銷售中心和物流中心。

虞城位於余杭和甬城中間,本來就是省級區域交通樞紐中心,這樣一來,地理位置就更重要了。

“至於後面形成的蔬菜深加工行業,也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葉纖紅繼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肖東勝。“比如脫水蔬菜、速凍蔬菜、潔凈蔬菜、果蔬飲料、美容果蔬產品等等——”

肖東勝越聽眼睛越亮。

這些深加工技術,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能成為現實,但是葉纖紅提出的思路,卻是非常準確,拉長了反季節蔬菜種植的產業鏈,只要有一些成功了,就受益非淺。

“那第二個呢?”說完第一,肯定還有第二,肖東勝聽完後,主動問道。

“第二個項目,是我這幾天剛想到的。”葉纖紅不好意思地說道。“還不是很成熟,但是絕對比以前說的所有項目更大。”

“說說看——”肖東勝用鼓勵的語氣說道。

他才不信葉纖紅會把一個沒什麽操作性的項目告訴自己,最多現在時機還不到,需要等一等。

“你知道,我們虞城的柏廈,有好多家制傘企業。”葉纖紅也是根據前世的經驗,這樣猜測。“因為那個鎮的農民,很早以前就開始在農閑季節外出修傘繃傘,賺錢補貼家用。”

“你的意思是?”肖東勝有些摸不清葉纖紅的思路。

“如果把這個優勢利用起來,鼓勵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修傘匠辦私營傘廠,爭取五年時間內,制傘企業擴大到五百家甚至一千家,讓這個行業在柏夏遍地開花,形成一個制傘基地——”葉纖紅最後下了結論。“到時向輕工部申請虞城為中國傘城,讓它成為虞城的一張名片——”

“什麽?”肖東勝被葉纖紅的天馬行空想法驚呆了。

這個思路也太大膽了吧。

一個剛發展起來的行業,就這樣引導,會不會有點拔苗助長?

畢竟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在企業形成一定規模之後,再幫助它們提高。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為了出成績,就瞎指揮,不顧老百姓的利益。

“肖市長,你是不是覺得我太想當然了?”葉纖紅笑道:“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沒有政府牽頭,柏廈的制傘業,也會在二千年後,成為制傘基地,只不過速度沒有這麽快罷了。”

這是她前世經歷的事,柏夏在2002年被命名為“中國傘城”,所以葉纖紅肯定不會弄錯。

她故意把話說得含含糊糊,其實是擔心肖市長懷疑,所以不好把話說的太滿。

至於她為什麽會提出這個項目,是因為制傘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果因為政府界入,讓這個行業提前發展,正好解決目前就業難的問題。

“你這麽有信心?”肖東勝驚訝地問。

到現在為止,葉纖紅每次對未來經濟和形勢做出的預判,都很準確,難道這一次會不準?

肖東勝忍不住糾結起來。

如果真的像她所說,沒有政府引導,它也能在二千年後成為制傘基地,那自己放棄這個項目,不是太傻了?

要知道這可是個天大的機會,如果自己主導這一產業,到時親自向輕工部申請到這個榮譽,自己不是又獲得了一項厚重的政績?

每個搞政治的人,都擺脫不了這樣的誘惑,肖東勝也不例外。

“當然了。”葉纖紅肯定地回答。“雖然我還沒有具體去調研這個項目,但是現在的柏廈,私人辦傘廠,已成為共識,有的鄉裏,一個村就有十幾家制傘作坊,由他們示範帶動,別人會不動心?”

“如果真的如此,那確實應該引導一下,讓它們走得更穩妥。”肖東勝頻頻點頭。

他還年輕,心裏也裝著為老百姓做點實事的想法,葉纖紅提出的一些項目,沒有一個是假大空的混政績工程,全是老百姓能得到好處的項目,這也是他看重葉纖紅的原因。

“我今天提出這些建議,並不希望肖市長馬上去做什麽。”葉纖紅提醒道。“如果肖市長能暗裏調研一下,找出那些小作坊主面臨的困難,並找出解決的辦法,那對這個行業來說,無疑會幫助非常大。”

“我明白了。”肖市長點點頭,暗裏下了決心。

作為常務副市長,每天的工作非常多,如果不是葉纖紅提醒,他也不會去關注柏廈這個還不起眼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