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白帝熙和(第3/3頁)

他席上飲了酒,身上有些酒氣,不過眼角微揚,看得出來心情頗好。

“雖在這裏呆了四年,我並不常走動,這蓮池也是第一回來。”她步下小亭,沿著池畔緩緩而行。

白斐便與其並肩走在池畔小路,二人話都不多,季遙歌倒有心想說些時局政事,但料到他不想聽,也就作罷。自師徒二人重逢,他從未問起她留在大淮那六年間的事,也沒提過戰場那場相逢,仿佛這六年間什麽都沒發生過。

隨意聊了兩句,二人行到蓮池盡處的疊石山前。山裏有對話傳出,聲音聽來很是年輕。

“兀真王子,聽說咱們陛下有意賜你貴女為妃,以彰聖恩。你也在京中多日,可遇意中之人?說出來我先替你打聽打聽!”戲謔的話語飽含笑意,卻是從宴飲上暫時退下,跑來此處散酒的年輕才俊,因與兀真交好,便在此戲談。

十八、九歲的少年,言談無忌。

“倒真叫小王遇上一位。”兀真的官話帶著濃濃的異域腔調,很好辨認。

“哦,說來聽聽?”

“今早小王進宮時,在東朝門的小道上看見的。那麽漂亮的小姑娘,整個京城都找不出第二個人來,也不知是京裏哪位貴女。”兀真一邊感慨,一邊將所見之人細細描繪。

那頭良久沒人回答他,直到他說完,才有人噗嗤一笑:“兀真王子,快打住吧。您說的那位,若在下沒有猜錯,是陛下的恩師,想不得。”

“陛下的恩師?”兀真耿直,頓時驚愕,“小王瞧那姑娘年紀輕得很,與小王年紀正相仿,怎麽就當上陛下的師父?她看起來……像是陛下的女……”

語未完,就叫人一掌捂住:“快別往下說。”

未盡之語,聽者已心知肚明。

————

才剛還面色輕暢的帝王,此時已冷了臉,目光直落季遙歌身上。

季遙歌仍是二十多年前初見時的樣子,肌膚瑩白,面若桃李,臉上一絲塵霜俱無,穿著青衣素裙,縱無脂粉亦鮮嫩如春日剛抽的綠芽。可他……十五年沙場征伐,再英俊的容顏也抵不過塵沙歲月的侵蝕。說是父女,也許是兀真誇張,但他二人站在一處,歲月帶來的衰老被無情揭露,他確實……比她蒼老了許多。

若說六年前在西丹皇宮,她被侍女錯認他的妻子讓他泛起意味不明的惱怒,那麽此時這番對話,則令他雷霆震怒。

但這怒火,他無處可訴。縱是掌握天下蒼生的帝王,也終有無奈之事,難傾之語。

“白斐?”季遙歌輕易察覺他瞬間波動的情緒,喚了他一聲。

白斐甩袖離去,未留半字。

————

那一日宮中禦宴不歡而散,只聽說向來溫和的皇帝,竟在宴上借故向沐術的王子發了一大通脾氣,擲碎了禦用的白玉龍盞,盛怒回了雍和宮,又將寢殿內所有銅鏡砸得稀爛。

一時間宮中人心惶惶,皇宮南面的浮仙館卻悄然擡進幾尊丹爐,煙霧裊裊而起,侍到朝臣有所察覺,白斐已沉迷煉丹有段時日。他每日夜宿其間,打座修行,煉制丹藥,甚至邀來長嵐宗的修士,入館授習。初時不顯,可隨時日推移卻愈演愈烈,連朝政都有荒廢的跡象,惹得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又過月余,白斐於鳳來樓下瞧見一宮娥臨風起舞,身姿輕盈,明眸善睞,肖似慕仙台畔的仙女石象,竟一時難以自持,臨幸了那名宮娥,翌日便封其為嬪,此後則將其置於浮仙館內,日日命其作舞取樂。

朝中更是流言倍出。

當日淮帝慶雲,便是如此這般寵幸妖妃,最後國破君亡。

靡靡之音,亡國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