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準備(第2/3頁)

早拿出來的下場,只會讓路女王有了警覺。

所以在余穎到來後,北方各個軍事據點都在加強自己的力量。

更巧的是,這時候有很多部落開始對帝國通風報信,甚至打算依附帝國。

之所以會這樣,是卡魯部落的人強壯起來之後,竟然想著先對付他們這些小部落。

整個部落的人,都有可能變成卡魯部落的奴隸,那麽小部落的人自然要逃出來。

原本要是換成別的軍政長官,不一定敢做出收留小部落的事,畢竟一個不好,就是裏通外國的罪名。

換成余穎做,就沒有什麽問題,皇帝不會疑心。

這一點,誰也無法比擬。

事實上,為了這一次的戰爭,余穎已經準備好幾年。

當然這些都是和皇帝商量過的,每一次余穎都會給皇帝去信,講清楚情況,畢竟現在的這個身體是打著慶東侯府的名義。

一旦有事,慶東侯府自然就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必須每一件事都要告訴皇帝,以免麻煩。

畢竟皇帝現在也不能搞一言堂,只怕會有很多人彈劾余穎。

甚至會有人說不應該打,應該好好壓一下,再和談一下。

但余穎認為,這一仗是必須打的。

卡魯部落本身就是那種化外之民,和帝國這邊的很多觀念就不相同,等到路女王到了之後,更加是變本加厲,信奉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

而以現在的戰爭水平,常常會出現野蠻打敗文明的情況。

所以,余穎一定要打這一仗,而且是那種全面的摧毀。

事實上,這一次,余穎絕對不會放過那個女人。

說起來,那位已經變成女王蜂,據說有了不少情人。

要是文皇帝地下有知,應該棺材板都壓不住。

當然死者已經故去,甚至在路女王叛逃的時候,就已經被玉牒中除名。

也就是說,在帝國的档案裏,他們已經是死人。

就是不知道那個十七皇子怎麽樣?

其實說起來,十七皇子還是很倒黴的,根本就是被牽連,小小年紀就被帶走,那個路女王根本就沒有問過他的想法。

但余穎也知道,不管怎麽樣,這個孩子的一生都被毀了。

哎!

真的是作孽。

不過,對於十七皇子的事情,余穎並沒有多管。

畢竟那個孩子到底是怎樣?

沒有人知道。

因為他的母親是路女王,所以沒有人知道他會是什麽遭遇。

哎!聽說那個孩子還活著,不知道怎麽樣?

希望他在活著的時候,能活得快樂點。

事實上,在不久的將來,她還真的遇到十七皇子。

當然這時候的她,並不知道這種情況,正忙著準備作戰計劃。

余穎的到來,路女王並不知道,她是怎麽樣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老對手會到長吉府。

她還以為那位虛偽的皇太後,真的去寺廟裏去祈福。

根本就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在疆場上遇到領軍帶將的老對手。

余穎空降下來之後,是主帥的身份。

但手下還是有不少將領的,主要歸慶東侯府的人管束。

在其他人眼裏,余穎就是一個傀儡。

但慶東侯府的人,卻不是這樣認為,因為這位皇太後在宮裏算是第二次成長起來,所以對兵法極為了解。

當然,唯一可慮的是,這位有可能是屬於紙上談兵的。

不過到了長吉府之後,這位皇太後的能力,真的是讓跟著來的人,刮目相看。

雖然看不出來這位的打仗水平,但練兵的水平很強大。

可以說,在皇太後的調教下,邊軍的水平有了大的提高,甚至專門針對北方遊牧部落的弱點進行訓練。

北方遊牧民族的人,主要是機動性強。

那麽就要想著消弱他們的力量,就不要讓他們的行動力快起來。

還有,就是他們喜歡射箭。

箭法要比帝國的人強。

那就要有比他們射程更遠的武器。

於是,余穎這一次還原出來弩,還是有瞄準器。

這一次,務必把帝國的威風打出去,爭取一戰成名。

事實上,在文皇帝之後登基的皇帝,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帝國的疆土在這一屆皇帝在位期間,大幅飆升,以至於這位皇帝死後,謚號為武,以紀念這位皇帝陛下。

當然文帝和武帝並非父子,而是祖孫兩輩。

因為兩個皇帝太過有名的緣故,所以連那個應該在歷史上籍籍無名的懷帝,也都是冒出頭。

畢竟沒有懷帝,就沒有武帝。

甚至後人在提起文帝的時候,都會再加一句,是武帝的爺爺。

當然這時候的皇帝,還不知道以後的歷史,他正忙著處理手裏的朝政。

曾經的他早就想過自己放手大幹一場,讓母後看看他做的怎麽樣?

有種讓母後看看,他已經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