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準備(第3/3頁)

如今,真的什麽都只能靠自己,母後走了。

有時候他會感覺心裏有些不對勁,甚至會不知不覺地走到母後曾經的住過的慈寧宮。

就仿佛那個和藹可親的母後,依舊是住在那裏,而他依舊是那個還是初登皇位的孩子。

但,宮室裏沒有了那個身影。

於是他在慈寧宮附近轉一圈,就回到自己的宮裏,還好有妻子在。

漸漸的,皇帝明白他娘為什麽要走?

一方面是為了找尋那個路昭儀,一方面是應該為了讓他真正成長起來。

就如同小鷹長成後,就會一腳被踢出鷹巢,讓它學飛。

等到小鷹能夠飛行後,就會離開母親,開始獨立生活。

那麽現在的母親離開,也就是為了放手,讓他擔起帝國的重擔。

其實,皇帝終於第一次開始主持朝政,曾經有過一點點激動,但很快就平復了。

畢竟很早之前,他就是一個人開始做主,而母後只是看看,甚至會越來越少地提出意見。

其實,母後早早就開始準備交接。

這一點到了這個時候,皇帝是深有體會。

當然那些大臣自然是美滋滋的,畢竟太後這些年還是很識相的,早早把權力交出,讓原本不少大臣揪著的心放下。

在朝政上走上正規後,皇帝還是很注意不要隨便改變母後曾經的計劃。

事實上,這些年來,余穎一直抓著很多東西,讓不少人是看不上眼的。

比如說提高武將的待遇,還有就是練兵。

讓不少大臣,感覺這位太後有些好戰。

當然不得不承認的是,帝國的軍隊一直在保持戰鬥力。

皇帝後來的時候,其實還是很受余穎的影響的,所以對異族一直保持著警惕心。

而卡魯部落的成長,就讓他有些警惕。

此刻的大臣們,卻一個個很激動。

因為有很多附近的小國一個個都是要求附屬,讓大臣們一個個都是感覺有種萬國來朝的感覺。

對於這一點,余穎根本就不在意。

因為她知道,那些附屬都是有條件的,一旦帝國的水平下降,那麽所謂的小國隨時可以翻臉。

所以來不來朝貢?余穎才不在意。

加強自己的實力,才最重要。

另外余穎做太後的時候,堅決反對那種附屬小國只要上貢一點點東西,帝國就要千百倍的還回去,這絕對是敗家子行為。

一旦養成習慣,不給都是罪。

雖然有大臣腹誹,說太後就是一個女人,心眼小,把利益看得太重。

說帝國是一個泱泱大國,應該有大國的氣度。

事實上,總是有人說什麽不要太在意什麽化外之民,就是一群沒有開化之人。

根本不要在意。

對此,余穎呵呵一笑。

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關系的。

難道賞賜給他們一大筆錢,讓小國發展起來,將來和帝國對著幹?

那種冤大頭不能做。

當然在余穎的教導下,皇帝的手也很緊,這種傻事絕對不會做。

其實說起來,朝中的大臣,也看出苗頭,帝國的皇帝打算在北方硬杠。

有人覺得不劃算,畢竟現在帝國的各項機制很好,可以說沒有必要打,完全可以采用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

對於這一點,皇帝是不怎麽認同的。

有時候不狠狠打痛對手,對手會好好坐下來談判?

而且路昭儀的事情,因為是醜聞的關系,所以皇族並不打算外傳。

畢竟文帝的妃子竟然跑到外面,甚至和好幾個野男人勾搭上,這種話怎麽能說出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