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3/3頁)

這怎麽不令張後氣憤?!

不過張後勸告自己不要生氣,想了一下,反正不安全,其實不結婚更好。

還有自己的女兒,張後也感覺要送走。

畢竟公主不管是作為大鴻朝皇帝最好的籌碼,還是成為亡國公主也好,都沒有什麽好日子過。

張後現在唯一希望的是,有足夠的時間,能夠讓她做好準備。

至於她這個老太婆,已經無所畏懼,大不了就是一死。

在這個皇宮裏,橫死的人真心不少,多她一個也不多。

張後想到這裏,跪在佛像前面念經,只希望她這一世造的孽,就報應在自己身上就好,不要牽扯到了自己兒女身上。

但如果兒女遭遇災難的話,那麽她就是變成厲鬼也要報仇。

就這樣,大鴻朝的皇帝、皇後夫妻兩個人,各自有著自己的想法。

曾經情投意合的人,已經變成半年多才見上一面的夫妻。

不是皇帝有了新歡。

事實上,皇帝這些年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也寵愛美女。

他感覺到了巨大的危機,忙於處理朝務。

只是,情況還是一點點變壞。

皇帝已經是盡力挽回,卻發現自己無力回天。

等到廖家成為反叛者,他受到的打擊最大。

看到這一幕,有人想著為皇帝出力,自告奮勇去找西北的阿和。

“陛下,臣一定努力遊說廖家,那麽,陛下一定要饒恕廖家的罪過。”

“可!”

他的手緊緊握住,看著一行人前往西北。

巧合的是,余穎有一年不見阿和他們,就坐船去看阿和,留下阿一負責掌控鳳凰軍。

西北高層是知道余穎的身份,見到她到來是大喜過望。

就有人提到說是有故人找過阿和,這幾天阿和一直都有些不怎麽對勁。

“故人?”余穎一想,有些莫名其妙,阿和有什麽故人?

故人什麽的,跟著阿和人應該認識才對。

除非是......

“那麽,他在哪裏?帶我去看。”余穎說。

很快,她就看到在外面沉思中的阿和。

說起來,阿和是小名。

現在快要及冠之年的他,早早取了字,大名叫廖熙,字安和。

雖然只是背影,余穎也感覺出來阿和似乎有種迷茫。

她眉頭一皺,想不到大鴻朝還有忠臣在啊,到了這個時間,還有人為它出力,難得、難得。

她走過去,一拍阿和的肩膀,讓有些發愣的他嚇了一跳。

“娘親。”阿和叫道。

但他的神態上還是有迷蒙的。

“阿和,怎麽了?”余穎問道。

阿和說:“娘親,你為什麽想要造反?”

“很簡單,想要活下去。有人不想著讓我活,而我則想要活下來,即使是造反是死罪,也是無所畏懼,因為最多也是一死。”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她背完這一段話後,看著阿和,微微笑著說:“你說,我做的有錯嗎?”

“沒錯。”阿和撓撓頭。

其實廖家那些年吃過苦,余穎倒是沒有直接說,但還是從很多流言蜚語中得知了不少。

廖家女不知道為什麽在後宮裏自焚而亡,皇帝另立新後。

這麽算起來,廖家和皇家也是恩斷義絕。

阿和現在想來,都有些不明白為什麽皇帝的人要找他?

廖家和皇家之間的恩恩怨怨,算是很清楚。

他是不可能腦子進水,去幫皇帝。

就聽余穎說:“果然是有人找你了?算起來,他倒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士,可惜,我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