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民生(第3/3頁)

好在是,這位有錢,可以去支持他去折騰那些東西。

“陛下,反正我知道他看不上臣,臣也看不上他。之所以和他說說話,還是出於敬重他的操守,僅此而已。”

“陛下,你看現在能活到七十歲就是古來稀,我還是趁著牙口好,多吃點好吃的。”唐王說。

對於皇帝,他是明白的,距離要保持不遠不近。

遠了之後皇帝懷疑。

近了顯得不恭敬,這是一個把柄。

現在的皇帝只是兄弟,不是自己親爹。

其實說起來,皇帝還真的是個累人的活。

說起來他比皇帝還大了七八歲,可如今看皇帝明顯比他還老成。

看看這大腦門,明顯的發際線後移,唐王在心裏嘀咕著,同時忍住笑意。

他可是聽余穎說過,男人要是花費腦力太多,最容易出現禿頂。

他在心裏的小人暗笑著,但整個人還是保持一種恭敬。

即使他是皇帝的兄長。

但他是臣子,恭敬為上。

皇帝就和唐王談了一下別的,兩個人一起散散步。

說著說著,皇帝就問道:“皇兄的世子可是定下妻子?”

“嗯,是慧郡主的女兒,他們兩個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唐王說。

皇帝聽後是有些嘆息,說起來唐王夫妻也算是和海氏關系很不錯,也算是有運氣。

其實他早年還是皇子時,就曾經想過是不是讓慧郡主的女兒嫁進皇家?

甚至想過給自己的兒子,定下這個孩子。

但他的兒子年紀要比女方小點。

他是有些猶豫的。

後來唐王一家人過去,他就放棄這個想法。

慧郡主這些年來的功績卓著,令皇帝是相當的敬佩。

現在的皇帝倒是有些後悔自己下手晚了,他之前只知道這位郡主會調教人,但想不到的是還有上戰場的能力。

她既然會調教人,自然會把自己的孩子教養好。

可這位郡主家的孩子成婚的成婚。

訂親的訂親。

這讓他有所不甘。

唐王倒是乖覺,有些明白皇帝的想法。

他故意打著哈哈說:“其實臣的兒子之所以屏雀中選,是因為我們夫妻兩個人就沒有側妃、侍妾,妹妹才願意把女兒嫁過來的。”

這句話一出口,讓皇帝就是一愕,他都沒有想到還有這個原因。

他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唐王,這個兄長算是皇家子弟裏的異類,一直是潔身自好。

甚至唐王妃被人指責為妒婦時,唐王一口咬定是他不願意麻煩的。

先皇在的時候,沒有管。

那麽其他人也就是嘴巴上說說。

但夫妻兩個人的確是感情不錯,常常是夫唱婦隨。

那麽,現在看來,慧郡主看中唐王一家也是理所當然的。

唐王就打了個哈哈,說道:“其實陛下,你要是和她認識,就知道她挑選親家是多麽的麻煩。”

“那種家族裏喜歡爭權奪勢的不要,說是怕把女兒嫁過去成了池魚。”

跟著唐王就把余穎挑選親家的條件,滔滔不絕講起來。

在他心裏有個小算盤,一定要把皇帝的念頭打下去。

不準他惦記自己的未來兒媳。

反正皇家的子嗣一個個都是喜歡當種馬,恨不得一窩窩地生。

等到孩子長大後,又反悔了,覺得生的太多。

孩子長大後,都看中那一把椅子,爭來搶去。

那些跟著的人一個不好就會炮灰。

就算是他們唐王府也要小心,不要參合進去。

皇帝聽了後,徹底打消找慧郡主調教未來皇家兒媳婦的想法。

這位是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