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國強才能民富(第2/3頁)

但沒有聲音,沒有了潔白的牙齒,她拿什麽去勾搭男人?

就是比劃,也要對方看的懂。

一想到這個,她有種死一死的感覺。

但她想了想後,還是覺得不能死,要是死了,絕對是沒有未來。

那麽她的仇誰來報?沒有人,姚家不會,她的親人更不會。

只怕要是知道她落進官府手裏,恨不得她早死才對。

她才不要死,她要活著,要報仇。

那個所謂的縣主,真的是好手段,讓她一敗塗地。

她恨不請自來的縣主,不就是依仗手裏的權勢,把她制服嗎?

她就不信了,她處處不比別人差,為什麽處處吃癟?她就是不服。

余穎要是知道,絕對會對她說:不服憋著,誰讓她靠男人?

她的金手指都被余穎一一殺掉,還想蹦達?

想得太多。

余穎根本就沒有打算放過她。

其實要是可以,她準備把人扔到日出國去。

根本就不會留著這位膩膩歪歪的,她要預防姚四娘爆出誰被海盜抓走。

才會幹脆弄啞了她的嗓子,以免她壞了其他人的名聲。

在被人扔了臭雞蛋後,姚四娘直接就被關起來。

找到機會再處理。

她回來後,令縣令是又驚又喜。

要知道皇帝派來的天使已經到了縣城好幾天。

卻沒有找到正主,天使不得不留下。

而余穎才知道自己晉升為郡主。

她根本不在意什麽郡主名頭。

和海盜一戰,是為了自己生命而戰。

沒有出什麽風頭的意思。

她就派雙雙去接旨。

天使倒是不著急。

他到了後,才知道余穎已經去搗毀海盜的巢穴。

等到船只到來後,天使在宣讀完聖旨後,並沒有馬上啟程回京,而是留下當個吃瓜群眾。

他可是準備看看撈回來的東西是什麽?畢竟回去後,皇帝一定會問問其中的情況。

他就特意找到那些跟著去的人,才知道原來還有那麽多事情,太厲害了。

余穎並沒有時間和其他人多交談,和縣令提了一下自己的處理意見。

從海盜巢穴拿到的金銀珠寶,余穎打算是一文錢不要的。

她已經做好了分配,能還給受害者的還回去

那些侍衛、船員要給一些,這是辛苦費。

那些女子分一部分,可以當成嫁妝。

還有一部分要上繳國庫。

怎麽分配,她特意擬了一個稿子。

打算托天使,送到皇帝那裏。

縣令聽了之後,十分佩服。

然後,余穎又說了一下那些女孩子的問題。

她打算問一下,要是有些人家想要把孩子接回去的,就讓接回去。

讓那些人家想好借口,也可以幹脆留下學點東西。

一定要她們沒有什麽包袱而走,好好活著。

要是有人家不肯認被擄走,就直接留下。

讓縣裏給解決一下她們的戶口問題。

其中姚家姐妹是回不去的。

她們已經被死亡。

即使她們並沒有死,清白猶存。

但姚家的家譜上,她們已經是死人。

這種情況下送姚三娘回去,就是讓她們去死。

對於姚四娘死不死,余穎不在意,但姚三娘可以換個身份活著。

當余穎的奏折送上去後,皇帝第一眼看上去,先是看的是字。

這字寫得真好,不是說這位出身商家嗎?

但這個奏折可以好到當初字帖用。

好字!

皇帝感嘆了一聲。

這位慧郡主說起來他就沒有見過面。

早年時,是靳侯爺的第二位妻子。

後來救了唐王得了一個爵位。

離開京城,去了南方。

在皇帝心裏,剛開始沒有任何印象。

既不是賢名在外的某某夫人,也不是才名在外的某某大家。

要不是唐王給請了一個爵位,只怕他根本就不會知道京城還有這一個人。

可後來證明,大家都小看了這位縣主。

她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位會種田,而是成績斐然。

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給了縣主爵位的父皇,每每在這件事上,認為自己是伯樂。

在提起縣主時,他自然是歡喜萬分,十分高興。

這一點,皇帝很明白是怎麽一回事。

一個帝王想要在歷史上青史留名,多是兩個方面突出。

一是疆土擴大。

一是有大的民生問題被解決。

先皇在時,國土並沒有增加什麽。

但余穎的出現,讓糧食產量大量提高。

先帝心裏那個美,要不是為了社稷著想,他都有心把余穎晉升為郡主。

但想到下面的兒子有可能難辦,就一直壓著。

先皇覺得,等著後來的帝王賞賜就好。

在這個過程中,皇帝才算是知道這位奇女子。

唐王一家人後來跟著去了南方,皇帝心裏是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