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國強才能民富(第3/3頁)

因為這位兄長看樣子是絕對放棄皇位,他真的是很放心。

後來等到他登基,還是沒有見過海氏。

這位就沒有打算進京。

不進京也好。

皇帝很滿意這位不喜歡摻合政事。

原來他以為這位只是會種地、培養人才。

怎麽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位還有滅匪的能力。

其實他早就應該想到的,能培養出來這麽多有用之才的人,絕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

到如今,皇帝心裏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評價這個女人。

她的才幹不次於男子。

而她本人,又不喜歡大肆吹噓。

不過從她所做過的事情來看,她不喜歡找事。

但絕對也不怕事。

一旦遇到想要弄死她的,絕對會反擊。

另外,傳旨的內侍還把船上的漁民說過話告知皇帝。

據漁民說,這位郡主應該和海神娘娘關系不錯,還有魚做護衛。

皇帝在腦子裏琢磨一番,得出一個結論:還是不要招惹這位為上。

對於海瀾兄妹,也是不能當成槍使,他們的娘絕對會看出來。

那就是在找事。

嗯嗯。

就是這樣。

看了一會字後,他才關注了整個奏折。

知道整個情況,余穎把剩余的海盜統統宰了,把強盜搶回來的東西都運回來。

跟著余穎說,有些能歸還的也還給受害者。

無法歸還的,被余穎打算分成幾份,一一做了稟告。

此刻的皇帝從心裏再一次感覺驚訝,這位新任郡主真的是相當給力。

在奏折上,給予了皇帝應有的尊重,真的是面面俱到,令皇帝不由的想到了海瀾。

那個孩子倒是在翰林院活得還不錯,在經歷過談禦史事件後,已經很少有人故意為難海瀾。

皇帝一直關注著這個臣子,要是這位能有他娘親一半的厲害,也是很不錯。

但現在還看不出來。

這孩子倒是很勤勤懇懇的,也沒有特意挑事。

做事時還是不夠圓滑,這一點可以理解,因為他還年輕。

而他的母親在侯府裏蟄伏了好多年,才終於找到機會離開。

有人在逆境中一蹶不振,從此墮落下去。

也有人把磨礪自己的沙子,變成圓潤的珍珠。

而海氏就是把自己的苦難變成了一種磨礪,她一直沒有走偏。

這一點讓京城裏的人都是十分佩服的。

皇帝覺得,慧郡主之所以讓兩個孩子一起離開,就是讓兩個孩子獨立。

就如同是鷹媽媽即使再愛自己的孩子,讓它們獨自飛行。

到了京城後,他們也開始一點點進步。

就是有錯,還是母親做後台。

進可攻,退可守。

當娘的這樣做,才是對孩子真的好。

靳侯爺這個蠢貨!簡直就是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看看靳家的孩子,最有出息的長子就沒有通過科考,和海瀾比差得太遠。

另外兩個孩子還小,不知道將來怎麽樣。

但可以確定是海家的孩子有望成為肱骨之臣。

這是不同母親造成的。

怪不得老人都說:娶妻不賢毀三代。

還真的是。

對於這一點,皇帝有些冤枉靳侯爺夫妻。

他們兩個人在私下見面這件事上。

是有些錯。

但其他的品行還不錯。

但擋不住大兒子的性子被薇娘帶歪,掰都掰不回來。

皇帝看完奏折後,就同意余穎的分配。

事實上慧縣主在皇帝心裏,是真的算是異類。

按說她作為有爵位的人,可以不繳納各種稅金。

但海家每一次都會繳納,從來就沒有過不繳納稅金的時候。

後來皇帝曾經問過海瀾為什麽?

海瀾說:“母親說作為朝廷的子民,繳納稅款理所當然。”

“縱然朝廷有恩賜,但有錢就還是要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