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3頁)

李恪謹深愛此女入骨,忍痛答應她的請求。

待她去世後,李恪謹抱著獨女回京。為掩人耳目,他與外人只說尚在繈褓中的女兒是朋友之女。這小嬰孩長成之後,生性叛逆,不服管教,後愛上一小商戶之子,並與其苟且,生下一子,名喚何敬。

李恪謹為官的這數十年,都在謀劃造/反一事。

可大周建立至今已逾百十年,便是有動蕩之時,也是只是權利上層的鬥爭,於天下大局卻無影響。

眼下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他還意欲推翻當今政/權,按照百姓的嫌棄之言,“此人當真是被豬油蒙了心智,平白當了這麽些年的首輔。”

李貴妃得知父親的真實目的,陡然如抽空了心神一般,目光空洞,不似活人。不等嘉元帝下旨處置她,她就自請入冷宮,終生青燈古佛相伴。

李氏謀逆一案牽扯者甚眾,幾名重要的嫌犯俱被判處死刑,且立即執行。余下罪犯及其家眷視情節嚴重分別處流放、充賤籍罪不等。

自此,朝廷經過一番大清洗,權利盡數回歸今上手中。

...

嘉元二十三年春

成都府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之景。

初八日逢廟會,昭覺寺大雄寶殿前的空曠區域,早在前一晚各商販就搭好攤鋪,因而此時已經是棚肆林立。蜀人生活安逸,又少為生計發愁,於玩樂之事甚有心得。每每廟會,都趕早到場,就為占一個圍觀雜耍、演戲的好位置。

不多時,有一輛華麗也極為秀致的馬車在山腳處停下。

道路兩旁樹叢茂密,兩株上了年頭的杏花樹,亭亭如蓋。不論是賣涼茶小吃的小販還是路過的遊人,都在樹下設攤或歇腳。

葉微雨掀簾而出,見車廂內的桓允靠在榻上紋絲不動,她好言勸道:“今日惠風怡人,陽光也甚好。你成日裏躲在宅子裏,整個人的骨頭都懶了,偶有一日外出走走有甚不情不願的?”

桓允的聲音嗡嗡的,“人多,煩。”

“哼。”他這般不配合,葉微雨抿嘴道,“先時是你提議來蜀中走一遭,當真來了,你又躲懶。早知如此,就不該聽你的,我在京城待著多好,何必奔波受罪。”

他二人在立春之日成婚。

去歲桓允遭了罪,嘉元帝和桓曄待他越發像個易碎的寶貝,平日裏在三省六部行走,也全憑他自己樂意與否,便是好幾日懶怠不願去衙門點卯,桓曄也是不忍苛責他的。如此一般,桓允愈發恃寵生嬌。

桓允眼下不過是在葉微雨跟前使使小性兒,私心裏是想她溫溫柔柔地順著自己,可當真見了她面露不快,桓允又敗下陣來好聲好氣地哄她,“我陪你就是了嘛。”

只他下車後仍在叨叨:“相國寺的廟會比這更盛大,往時也不見你有興致,怎的來了這反倒像是一副沒見過的新奇模樣。”

葉微雨側眸看他,“你莫不是忘了七歲那年你便是在昭覺寺緊跟著我與娘親身後不走的。”

“哈!”桓允恍然,而後百般感嘆道,“那時若不是我機敏,趁那歹人只顧著吃喝,又覺得我是病秧子定然逃不過他的手便放松警惕之時伺機逃走,否則哪裏會有你我的相遇。”

他現下提及往事,已是一派雲淡風輕,可誰又能察覺他當時心裏的惶恐與絕望呢?

葉微雨有心安慰他幾句,卻見他觍顏笑道,“初遇阿不時,我心道這位小娘子生得極為可人,這才巴巴地跟上。”

“也不知阿不見我第一面時,心裏如何想的?”

葉微雨正要說他膽大,方才從狼窩裏逃出,怎的為著美色也不怕再入虎穴。

見他問得認真,她也就仔細回憶起那時的心中所想來。

“嗯...”葉微雨思忖道,“好似是‘眼前的弟弟容貌是極好的,就是渾身臟了些,觀面相卻是沉疴入體的短壽之相。’”

桓允滿心想著她定要說什麽甜言蜜語來哄他開心,沒成想她這般實誠全照實了說,當即惱道:“阿不!”

葉微雨對他眨眼微微一笑。

微風而至,便有杏花吹了滿頭。

桓允的心驀然就化成了一灘水。

好罷,余生還很長,執著過往又有何意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