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地主爹的煩惱27(第4/5頁)

韓澤也很是意外,王家遠在郡城,怎麽會向他們家提親?

韓舒晴也不知其中緣由,待到看見王家長輩,才恍然大悟,私下裏同韓澤說:“上個月我同娘去遠山寺上香幫過她們......”

韓澤欣慰的笑笑,家裏日子好了起來,幾個孩子不再如以往那麽懦弱膽怯,性子變的堅韌不失良善,做人做事有自己的見解,這很好。哪怕她們日後嫁人,他也不用擔憂。

他笑著問道:“你覺得怎麽樣?那王允雖說身子弱些,但不妨礙壽數,性子純善,不慕功利,很是附和你的要求。”

對於和爹爹討論親事,韓舒晴還是有些害臊的,她支支吾吾的沒說出個所以然。

韓澤了然,他說道:“有何想法,同你娘說,爹總歸是要考慮你們自己的想法的。”

韓舒晴一喜,輕輕的點頭。

翌日,葛紅布找到韓澤斟酌著說道:“舒晴的意思,那王允既然身子弱,想來日後成親不會納妾,只要王家答應王允不納妾,她便同意這親事。”

韓澤絲毫不意外舒晴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孩子可比她姐姐有主見,但他也不擔憂劉瑜納妾,畢竟他出身農家,家裏沒有那麽多銀子支持他納妾,即便日後他中了舉人進士,那時候兩人有了孩子,感情深厚,別說不可能納妾,即便他想納妾,韓澤也有法子使得他不敢納妾。

而王家卻不同,現下他們同意王允日後不納妾,自然省了他許多心思。

韓澤把要求委婉的說與王家聽,王家雖意外,倒也理解,韓家不缺銀子,家底殷實,人家也沒想著拿閨女搏前程,只想閨女日子滋潤,如何不行呢?

再說自己孩子身子弱,沒功名前程,自家不嫌棄,但想要娶到合心意的兒媳婦,不拿些誠意出來,怎麽行呢?況,以自家孩子那身子,並不適合縱欲,不納二色有利於修身養性,他們沒什麽不同意的。

兩個女兒成親,韓澤自然給她們準備了豐厚的嫁妝,莊子田產、院子、鋪子,金銀玉飾、綾羅綢緞,書籍......只給一個女兒置辦嫁妝,就用了將近一萬兩銀子。待到她們成親時,韓澤又私下裏給她們每人五千兩銀子。兩個女兒用了近三萬兩銀子。

看的韓茂德王蘭花以及來參加婚禮的村裏人咋舌。

嶽家給的嫁妝太豐厚,王家本就是豪紳,不覺得有什麽,但兒媳婦是他們親自挑的,兒子喜歡的,他們不在意那麽多,哪怕韓家不給一點兒嫁妝,他們也歡喜。可劉家一眾人,卻被狠狠的驚到了,對於新媳婦再不敢輕視半分。

兩個閨女嫁人後,回了門,韓澤見她們都挺好,放下心來。

韓書博今年方才十三歲,鄉試三年一考,去歲的鄉試他沒參加,兩年後的鄉試,他預備去試一試,這兩年他還打算去遊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韓澤覺得書博在學問積累已經夠了,缺乏的是見識,出去看看,也不錯。

韓書博又在外面遊歷一年,甚至還寫了一本遊歷時的所見所聞,寄給韓澤觀看,不僅如此,他此次遊學,到了江南,在江南拜了一位大儒為師,這位大儒要麽不收徒,收徒必中進士,他共有八位徒弟,卻有兩位考中狀元,一位成了榜眼,一個考中探花,其余幾位也都是兩榜進士,這幾位徒弟在官場上也都有所建樹,有一位更是進了內閣。

韓澤看著兒子寄來的書信,忍不住嘆息,資質、運道、家世,能占一樣已經不錯,他這兒子可能是小時候受了苦,現在苦盡甘來,所有的好處都往他身上堆,他不成功,誰成功?

半年後,韓書博遊歷回來,在家裏讀了幾個月書,收拾行囊去了郡城,此次鄉試韓澤並沒有陪他一起去,畢竟他在外面遊歷了幾年,已經能應付任何事,而且他二姐在郡城,到時候自會照顧他。

一個多月後,韓書博以第一名解元的成績,中了舉人。

這時候,韓澤他們一家已經在縣城待了五年,這五年只逢年過年回家祭拜祖宗,除此就沒回去過,此次孫子中舉,韓茂德打算回去祭祖。

然而剛回了鄉下家裏,韓承明就哭著喊著過了報喪,韓興旺柳菊花雙雙死在屋裏。

韓茂德一驚,過後就忍不住在心中咒罵晦氣,他孫子中了舉人,好容易回來一趟,竟趕上這種事,柳菊花一輩子不幹人事,臨死了,還要惡心他們一下。

韓澤面上看不出什麽情緒,看了眼韓書博,說道:“到底是你奶奶,去送她最後一程吧。”

韓書博點頭,心中苦笑,他對柳菊花這個奶奶沒感情,再沒感情,也是他奶奶,他的給她守孝。本來準備參加明年的春闈,看來是不可能了,罷了,再過三年,他更有把握考中狀元。

韓澤拍拍他的肩膀,“順其自然吧,你現在不過十五歲,年齡小了些,磨煉幾年,進入官場,更讓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