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折子戲言(第2/4頁)

江州洪水泛濫成災,各種疫病逐漸滋生,州中百姓哀鴻遍野。

靖王得到皇上出事消息的時候,正在書房和幕僚商議江州那邊的水患。一聽皇上病重,臉色都變了,撇開手中事務立馬進宮。

匆匆到了昭陽殿,在門口便與迎面而來的人打了個照面,靖王一愣,片刻後拱手行禮:“大哥。”

太子一身明黃蟒袍,襯得身姿挺拔。他微一頷首:“五弟不必多禮。”

靖王憂心父皇,平日銳利鋒芒斂起幾分,點點頭:“大哥也是來探望父皇的吧?那咱們快進去吧。”

他走得有些焦急,太子在身後看著,眸中情緒復雜難明。季瑜見太子露出這般表情,走過去提醒:“殿下。”

寢宮內異常安靜,四處彌漫著一股中藥的苦味。太醫院幾位太醫正在小聲商議著皇上的病況,見有人進來,認清是誰,忙跪下行禮:“微臣拜見太子殿下,靖王殿下。”

靖王腳步匆忙,走到床前,拉開黃色帷幕,見床上的人臉色蠟黃,眼下青黑,不由心痛。坐在床邊輕喊:“父皇?您醒醒,兒臣來看您了。”

太子走到床前,也向床上看了一眼,而後撇開眼,問太醫:“皇上現在情況怎麽樣?”

太醫在一旁,有些尷尬,這種男女之事實在難以啟齒。他頓了一會兒,才隱晦說:“回殿下……皇上龍體虛弱,現在經不得大起大落,一年之類,最好休養生息……忌行房事。”

其實太醫覺得這次皇上脫險純屬僥幸。

宮中皆知皇上沉溺女色,又癡迷於煉丹求藥。皇上這次招妃嬪侍寢前,吃了丹藥。後來尋求刺激,經舞姬蠱惑,又喝下了大量烈藥。

丹藥含劇毒,太醫院的人都知道。皇上每次食用無事,不過是因為一顆丹藥毒素微少。但待日積月累,毒素會越來越多,沉積在體內,牽一發而動全身,身體的敗落,遲早而已。

前朝幾位皇帝就是迷信於長生不老而煉丹,最後中毒而死。如今皇上年歲漸大,對尋求不老迷信愈發嚴重,太子明裏暗裏多次勸過皇上,但皇上置之不理,此事便不了了之。

連親生兒子都勸不住,他們這些份量微小的臣子也是不敢開口直勸的。

再說這皇上,吃了兩種藥,又行魚水之歡,身體興奮到極處,兩種藥在體內作用劇烈相沖,體內積累的丹藥毒素頃刻爆發,與烈藥混合,導致中毒,口吐白沫。後致神經麻痹,癱瘓在地抽搐不停。也幸而是麻痹了神經讓皇上無法再行房事,才免得皇上在烈藥促使下興奮猝死。

給皇上把脈時太醫也是膽戰心驚的,若是晚了那麽一步,那大朝歌皇帝死在女人床上的笑聞怕是要傳遍天下。

太醫等了半天,面前的人沒有說話,不由擡頭,就見太子殿下表情淡淡,看著床前靖王正給皇上喂藥的一幕,不知在想什麽。

素聞皇上與太子關系不睦,但與小兒子靖王關系卻是極好,如今看到這一幕,太醫識趣閉嘴,候在一旁,等著太子發話。

靖王接過宮婢端來的藥碗,那藥汁烏黑,氤氳著濃郁苦氣。他看著床上雙眼緊閉,面色發青的人,不禁想起幼時。

他從小就怕苦,因被人千嬌百寵著,什麽都不怕,所以小時候性子也有些嬌縱,每次生病喝藥時就耍賴,千方百計不喝,宮人也拿他沒辦法。但母妃卻強硬讓他喝下,這時候父皇總會在一旁,喂他蜜餞,哄他喝藥,有時候他賴得狠了,父皇就會想盡辦法將藥不動聲色放在他喜歡的菜裏,讓他吃下還不自知。

縱使外間傳言父皇千般萬般不好,縱使父皇不是個好皇上,但他知道,他是一個好父皇。所以他從小到大,最敬重的人,就是自己的父皇,甚至更甚於母妃。

濃郁的苦味飄入鼻尖,靖王回神,皺了皺眉,還是拿起勺子,喂給床上的人。

所有人都看向床前父慈子孝的一幕時,季瑜卻看向了太子。太子站在那裏,眼神平靜無波。

其實太子小時候和皇上感情很好,皇上像慈父般教導太子為人處世,又如所有嚴肅帝王般教太子如何把握人心,恩威並施,做好一個明君。皇上和皇後亦是人人傳說中的伉儷情深。

但自從霍香進宮,有了靖王,有些東西便漸漸不一樣了。

皇上將慈父的一面全給了靖王,待太子日益冷落,平時見面也只是討論國事,沒有了往日溫馨的親情問候。時間一長,親情沒有了維持的源頭,皇上的心就像一面逐漸傾斜的天平,漸漸偏袒得沒了底線。

而太子,也在皇上無盡的偏袒中,逐漸心灰意冷。

昨晚宮裏眼線帶出消息,說皇上突然病重,那時他與太子正在書房,剛要散去。聽到這個消息,太子卻只是雲淡風輕一笑,問了句會不會死,眼線說不會,他隨後便抱著侍妾安置,再也沒有多問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