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夏日最後的玫瑰

清風穿過梧桐樹層層堆疊的掌形葉片,綠色親密地摩挲著彼此, 如同群鈴的輕顫, 喑啞著發出恬靜的聲響。隨著樹冠的輕晃, 陽光被攔截落下的影子變成一幅搖晃的光影畫作。

樹下的摩拉維亞青年小提琴家深受這些斑駁樹影的青睞,它們在他的肩上、提琴上暈染出漂亮的暗色的花來。

連成片的明明暗暗, 附帶著在陽光下越發馥郁的盈香,還要加上那把精致的瓜奈裏琴弦上飛出的晶瑩旋律, 共同編織成一個關於夏日的夢境。

美妙的音符幻化一群破繭而出的彩蝶,誕生自恩斯特修長有力的左手切弦,展翅於他溫柔深情的右手引弓。它們輕盈地揮動著雙翼, 在這秘密的花園裏翩翩起舞。

夏洛琳被失了魔法般,沉浸在恩斯特制造的夢境裏。被旋律環繞著的她仿佛一伸手就能抓住這些在空氣中透明的音符。直到被這些主題旋律的蝴蝶煽動的輕柔翅膀親吻了臉頰, 她才為這曲中隱晦而熱烈的深情而震驚到差點忘記呼吸。

引導主旋律的八分音符, 填充著裝飾性的十六分音符,以g大調主和弦作為開頭,共同構成了這首曲子的引子部分。這個在第一小節就出現的由ff到p的強烈表情對比,是夏洛琳聽過的最自然、最貼切的和諧演繹。

隱伏性的主題動機出現在隨後的第三小節,清晰幹凈得宛如水晶般的左手撥弦音作為低音聲部的伴奏織體。蝴蝶的振翅在耳邊化作閃亮的粉塵在空氣中炸開,隱約間留下一聲察不可聞的嘆息。

少女的心被觸動,她被主宰了全部視聽——能聽到作曲家親自演奏這首曲子是多麽幸運——這是她演奏過千百遍的、植根在記憶裏永不會忘卻的曲子。

海因裏希·恩斯特的無伴奏復調作品,題獻給巴齊尼的第六首練習曲《variationsthe last rosesummer》。

是摩拉維亞小提琴家夏日裏最絢爛的一朵玫瑰。

*

從拿起這把瓜奈裏開始演奏的那刻起, 恩斯特就再也沒有其它的雜念了。或者說他只有這個念頭:把他的心意用這首曲子呈訴, 把他的情感講給他的繆斯聽。

或許從帕格尼尼音樂會上第一次見到夏洛琳起, 恩斯特就把她裝進自己的心裏了。也是從那天起, 他的創作欲如同年輕的活火山,朝夕間全都是熱情。

他第一次見可以把帕格尼尼精彩演繹的小提琴家,第一次見從不吝嗇、隱藏自己演奏技巧的音樂家,讓他怎麽不印象深刻?

這一深刻,就停留在心裏,永遠忘不掉了。

和她一起演奏小提琴的時光、和她一起寫過的信件、和她一起討論過的曲子,都變成了他記憶裏的閃光,化作了他譜紙上的音符。

就像樂思和靈感永遠無窮無盡一樣,這些如此平常的點滴都是不凡。生日宴上聽她唱出這支歌,這首擱筆許久的變奏曲瞬間就被喚醒,就像從未遭受過瓶頸一般。

喜歡巴赫,喜歡古典主義,也喜歡帕格尼尼式炫技的精彩。習慣用小提琴的四根弦去寫華麗的復調,擅長用瓜奈裏演奏所有音樂裏的深情,珍視用真心遇見的生命奇跡……

夏洛琳,這就是我——海因裏希·恩斯特。

靈活的雙手在琴弦上演繹著那朵獨自綻放的玫瑰。指尖輕易就帶出了疏密相間、繁簡交替的旋律,宛如玫瑰帶著顫動旋開的花瓣。伴隨著明亮的左手撥弦,被點綴裝飾的樂句化作花瓣上透亮的晨露,反折著太陽的光輝。

自由變奏的主題被恩斯特的琴弓巧妙地切出錯落有致的重音,與原本憂郁的性格的曲子形成了鮮明對比,它們極富舞蹈性,就像那朵玫瑰在風中綽約的搖曳。

夏洛琳徹底被迷住了。

她不禁去猜想,恩斯特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在演奏這首曲子。

琶音跳弓穩健地帶出曲中的輕響快慢的變化,響亮有力的撥奏變成精致的裝飾,快速連弓換弦中的泛音極其清澈……這是她聽過的最好的、最動人的夏日玫瑰。

她閉上眼細細去捕捉音樂裏繾綣的情感,品讀著它們從遊絲般的隱秘匯聚成炙熱的告白——她在這一瞬間猛地睜開了眼。這個猜想太過於意外,她顫抖著望向樹下演奏的青年。

恩斯特剛好完美地拉完最後一個音符。他的目光真摯而熱烈,在抓住夏洛琳視線的那一瞬間就讓她無法逃離了。

“夏洛琳,你就是我夏日裏的最後一朵玫瑰。”青年有些靦腆,卻絲毫沒有減弱他聲音裏浪漫的味道,他期待地問道,“可不可以給我一個機會,讓我珍惜你?”

“海、海因裏希……你……說什麽?”少女不可置信地呢喃著,仿佛無法確認幻聽與真實。

恩斯特笑了笑,他慢慢走近夏洛琳,一字一詞,清清晰晰鄭重地向她告白——

“我說,夏洛琳,je t'a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