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不負國家不負卿(第2/3頁)

沐英伸出一根手指頭。

洪武帝:“一萬人?”

沐英搖頭。

洪武帝:“十萬?”

沐英還是搖頭,“陛下,雲南土人有兩百萬,我們至少需要一百萬中原移民才能鎮得住這塊寶地。當地民風彪悍,若是移民人數稀少,等於送人頭去了,被人打劫搶奪,掠為奴隸,移民若不能存活,開枝散葉,改變當地人口結構,我們就白忙活一場,賠了夫人又折兵。”

洪武帝有些猶豫:“大明如今的總人口都只有五千多萬人,一百萬人移民過去,要安家費,要糧食,雲南路途遙遠,道路難行,移民們起碼有兩年不能產出糧食,等於國家要養一百萬人,足足養兩年,你算一算這需要多銀子,你會把戶部尚書逼得上吊的。”

戶部尚書茹太素:要錢要的喪心病狂。

沐英說道:“移民要花錢,打仗就不要花錢嗎?家屬的撫恤金就不要錢嗎?何況這兩項只有付出,沒有回頭錢。但是移民不一樣,皇上養他們兩年,他們穩定當地局勢,將來交的稅銀回饋國庫。皇上就把移民當栽種樹木,先勒緊褲腰帶辛苦兩年,以後坐享其成便是。”

洪武帝打起了心中的小算盤,覺得沐英說的有道理,光靠武力是無法征服西南邊陲的,需要改用人海戰術。從長遠來看,人海戰術花錢最少最穩妥。

洪武帝說道:“朕同意了。”又感慨道:“你要是把說服朕的口才用在沐春身上,昨晚就不會鬧到無法收場的地步。”

沐英坦言道:“微臣也不知為何,只要沐春一開口,微臣就全身鮮血都湧入了腦袋,無法保持冷靜了,微臣覺得有時候覺得遲早被他氣成腦溢血。”

洪武帝也有同感,“兒女都是債。”

沐英說道:“除了這一百萬人口,微臣鬥膽向皇上再要一個人。”

洪武帝:“誰?”

“犬子沐春。”

洪武帝沉默不語,沐春是西平侯世子,按照老規矩,大將在外征戰鎮守,妻小必須留京,尤其是繼承者。

沐英一邊說,一邊開始脫衣服,裸著渾身都是傷疤的上半身,傷痕是戰士的勛章,洪武帝看見義子腰間有一道蜈蚣般可怖的新傷疤,沐英身軀強健,可是他八塊腹肌上的胸骨似乎有些不對稱。

沐英說道:“微臣左邊少了一根肋骨,和緬甸軍打仗的時候,被戰象一腳踩斷了肋骨,斷裂的肋骨差點刺穿了微臣的腎臟,軍醫說微臣很幸運,只差一點點就沒命了,幹脆鋸斷了整根肋骨,縫合傷口。從此之後,每逢陰雨天,微臣的腰就會疼,微臣不知道能夠撐多久,雲南局勢復雜,是時候要沐春準備接手鎮守雲南的重任,這次百萬大移民就是考驗他能力的第一關。”

“沐春就像一只牧羊犬,如果他能夠把一百萬人保護好、安頓好,那麽將來這些一百萬移民都會服他,聽他差遣。否則,他年紀輕輕,性格浪蕩,不肯娶名門貴女,就沒有強大的嶽家的支持,資歷也有限,他將來如何服眾?少不得雲南又要大亂,倘若得了百萬民心,一切就不一樣了。”

沐英前半生東征西討,到處征戰,從未在一個地方停留如此之久,他越是了解雲南這塊土地的珍貴,就越想將其牢牢收入大明囊中,對雲南有了感情,就像對待一個初生嬰兒,盡情發揮想象,描繪她對未來。

如何發展,如何強盛,如何保持和平,沐英一步步都算準了。

洪武帝從龍椅上走下來,親手給義子穿好衣服,“朕準了,你不要胡說八道,你還年輕,兩年之後,恰好是朕的六十大壽,到時候沐春盡到牧羊犬之職,安頓好了百萬移民,你們父子再一同進京,論功請賞。朕會封你黔國公,世襲罔替,你們沐家永鎮雲南。封沐春為黔國公世子,無論他想娶誰,朕都會成全他,這熊孩子瞧不上你安排婚事,就讓他自己去掙老婆本。”

沐英拱手說道:“多謝皇上恩典。微臣這次把小兒子沐昕帶回家了,耿氏愚鈍,怕她把孩子教壞了,微臣明日把他送到宮裏來,給小皇子們當個伴讀吧。”

沐英早有準備,帶走世子沐春,規矩上說不過去,沐家不能搞特殊,別的武將之家會暗中議論。作為交換,他必須把小兒子留在這裏,這樣就平衡了。

洪武帝曉得義子的深意,更加心疼沐英,這孩子當父親很失敗,但真是設身處地為大明著想,絲毫不藏私。

洪武帝和沐英敲定了國家和小兒女大小事情,受了傷的沐春正找胡善圍求安慰求撫摸。

沐春絮絮叨叨說了一上午,一肚子苦水,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似乎怎麽倒都倒不完,末了,用一句老生長談收尾:“你說,我上輩子到底做了孽,攤上這麽個爹?”

沒等胡善圍接話,沐春自問自答道:“一定是殺人放火,無惡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