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洞房夜&花燭時(一)(第3/4頁)

面對這樣的場景,賈孜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征兵——直接將那些大戶人家的寶貝兒子全都給押上了戰場……之後,賈孜和她手下的士兵們就再沒挨過一天的餓。

“還是當將軍痛快啊!想幹什麽就能幹什麽,想吃什麽就能吃什麽。”手輕輕的捂住自己的肚子,賈孜突然感到身上一陣陣的發冷:“哎喲我的胃呀!一群狠心的老女人,早晚有一天,把你們的兒子孫子全給綁了,看你們還敢不敢讓我餓肚子。”

這邊賈孜在轎子裏餓得都開始胡思亂想了;那邊林海在外面的高頭大馬上,卻是春風滿面的——即使他今天去寧國府見到賈敬的時候,賈敬依然是一張臭哄哄的臉。

其實,林海和賈敬早就在翰林院見過面了。

雖然林海是探花郎出身,又曾經是太子伴讀,可是他還是得和其他人一樣,從翰林院修書開始自己的仕途。

在翰林院見到賈敬的時候,林海就已經知道這是自己的大舅哥。因此,林海還是很恭敬的主動上前與賈敬打招呼。可是,沒想到,賈敬一看到林海,本來還帶著幾分笑意的臉直接就掉了下來,冷冷的“哼”了一聲後,便將頭一扭,仰著脖子轉身走了。

賈敬的舉動引得旁邊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來。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更是笑著拍了拍林海的肩膀,邊擦著眼角笑出的眼淚邊晃晃悠悠的走了。有了掌院學士開頭,其他人也都笑呵呵的拍了拍林海的肩膀,說了兩句話,才各自離開了。

有了這一段小插曲,林海和賈敬在翰林院的人緣突然大好,所有人有事沒事的都喜歡往他們身邊湊,就喜歡看到只要林海一出現,賈敬哼的一聲轉身就走的場景。直到不久之後,賈敬請假,這樣的場景才算見不到。

今天,林海去寧國府迎親的時候,看到的仍然是賈敬的一張臭臉。只不過,這一次賈敬並沒有冷哼一聲轉身就走罷了。據林海私底下的猜測,賈敬應該是更想把他給扔出去才是。

雖然賈敬滿是不願,處處為難,奈何林海早有準備,應對自如。最終,還是成功的在吉時到來之時將賈孜迎上了自己家的花轎,並在賈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喜氣洋洋的帶著迎親的隊伍離開了寧國府。

想到賈敬那滿臉委屈又不得不隱忍的模樣,林海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終於有了扳回一城的感覺,也有了心情朝道路兩旁看熱鬧的百姓看上一眼。

新郎臉上那與打馬遊街那天的應付完全不同真心笑容,令旁邊駐足圍觀的人都不自覺的感染了林海的喜悅,真心的祝福起了這樁本朝唯一的女將軍與本朝最年輕的探花郎的婚姻——即使一開始的時候,在他們的心裏,這兩個人並不相配。

相比於看熱鬧的人的輕松與自如,林海的心裏卻是既歡喜又緊張的。他並沒見過賈孜,可是想到迎親時只是遠遠的看到了那個穿著大紅嫁衣的身影,林海的心裏又不禁生出幾分期待,期待著他和賈孜也能夠像他的父親和母親一樣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和和美美的相伴一生。

就在林海內心懷著美好期待、賈孜饑腸轆轆迷迷糊糊中,迎親隊伍一路吹吹打打的走過了到處充滿了喜慶與歡樂的大街,在京城百姓夾道相慶中,又回到了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的林府。

雖然林海的父親已經去世,家裏也已經沒有爵位,可是他父親之前的同僚、朋友、林海自己的同窗都來了,就連賈孜軍中的大小頭目們也都厚著臉皮跑來了,跑來見證這位本朝唯一的女將軍嫁為人婦的時刻。

到了林府門口,林海先行下馬,接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便響了起來,火·藥的味道彌散在空氣中。本來刺鼻的味道在這熱熱鬧鬧的氛圍中,也添加了些許的喜慶。而被家裏大人帶來觀禮的小頑童們一邊捂著耳朵,一邊高聲叫著,以示自己的存在。

“主子,”青鋒盡職盡責的輕輕的敲了敲轎子,隔著窗戶輕聲的提醒著賈孜:“到了。”

賈孜的陪嫁下人已經有一部分先行進了林府,可做為賈孜的貼身丫環,青鋒卻是直到今天,才和賈孜一起過來的。雖然在出嫁前,徐氏曾經跟賈孜提過,要再給賈孜添一個年齡大一些、穩重一點的大丫環,可是賈孜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她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有青鋒一個人侍候就已經夠了。因此,徐氏只能把提醒賈孜的任務交給了青鋒,讓青鋒時時刻刻的提醒賈孜注意事項。

轎子一停下,賈孜就從迷迷糊糊的狀態中清醒了過來。此刻聽到青鋒的提醒,賈孜連忙輕輕的“嗯”了一聲,以示自己知道了。

直到林府門前放完了鞭炮,林海輕輕的踢完了轎門,賈孜才在喜娘的扶持下,牽著林海手裏紅綢,緩緩的走進了布置一新的林府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