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雨中的馬車

出門的時候天只是有些微的陰,沈韶光不信邪地跑到西市,逛了逛菜市場,買了點兒蒸夏糕用的葡萄幹兒和糖,又去著名的食肆吃了兩碗酪漿櫻桃,等出了食肆,天就變了。

沈韶光快步往回走,才出西市,就起了大風,雨點子也砸了下來。

雖帶了傘,也斷不能與這樣的強對流天氣對抗,沈韶光趕緊又跑回西市東門口兒廈子底下避雨。

廈子下面擠擠挨挨,都是出門被淋的倒黴蛋。

“去年雨水少,今年雨水倒是勤。”

“去歲這個時候聖人正去圜丘求雨呢。”

“聖人到底是聖人,受上天眷顧,我記得,求過雨沒幾日,就下了甘霖。”

聽著兩人的閑聊,沈韶光一邊胡嚕剛才遇雨又奔跑亂了的鬢發,一邊感慨,出宮滿一年了呢,現在想想宮廷生活,已經有點恍如隔世的意思了。

宮裏入夏第一場雨慣常要吃槐葉冷淘迎夏。所謂冷淘者,就是後世的過水涼面。而到沈韶光生活的二十一世紀,還有不少家庭遵循著“冬至餃子夏至面”的傳統。從這種飲食習慣的傳承來看,我大中華民族真是長情。

宮廷裏槐葉冷淘的面條與民間並無大不同,都是采嫩槐葉,搗爛取汁子,和在面裏,這樣做出的面條顏色碧綠,有股子槐葉清苦的香味。

當然宮裏的面條要做得精細一些,畢竟有專門抻面的,要寬有寬,要細有細,最細的比頭發絲兒粗不了多少,而且中間不斷,一根面能煮一小碗,簡直神乎其技但再怎麽說,也還是那個東西。

宮廷槐葉冷淘與民間的差別在澆頭兒上。

先帝當年吃冷淘最愛澆 “消熊”“棧鹿”,玉尖面也愛這個餡兒,大夏天的,也不怕上火。

今上就靠譜多了,最愛澆鱔絲或鱸魚片。鱔絲先油煎再用骨湯燉,是道費工夫的菜,味道很是香濃;而鱸魚片則要清爽些,低溫油溜一下,另起鍋爆香蔥姜,放醪糟及魚片,調味後即出鍋,時候長了便沒那麽鮮嫩了。

各宮有頭有臉的妃子們口味又各不同,但總體上都隨著陛下,故而一立夏,長安城的黃鱔、鱸魚就漲價。今天沈韶光逛了逛,這才半下午,就沒有鱔魚賣了。

民間的冷淘就簡單多了,清醬汁、蒜泥、醋、芝麻醬調成的小料,再放點嫩胡瓜絲,便足以讓人吃兩大碗了。阿圓說原先米糧店娘子都是直接澆鹽鹵水

沈韶光又懷念起前世的炸醬面和西紅柿雞蛋面來。炸醬面現在還能復制,西紅柿雞蛋面則不可能了。

要不今晚就吃炸醬面吧是用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炸醬,還是用鵪鶉肉炸醬今天上午送來的鵪鶉肥大得很,若切小丁炸醬,應該很香

沈韶光琢磨過水涼面一百八十種吃法兒的時候,雨漸漸沒了剛才的氣勢,卻猛火改慢燉,淅淅瀝瀝起來,沒有停歇的意思。

“阿郎,那邊西市門口沈小娘子似乎被雨阻住了。”才從延壽坊宋侍郎家出來,劉常一眼看到沈韶光,想了想,輕輕敲車壁提醒林晏。

林晏撩開車簾,看到人群中的沈韶光,白衫緋裙,抱著兩包東西和傘,形容似乎有些狼狽,正微仰著頭看天。

林晏的眼神兒並不太好,看不清她的面部神色,只那模糊的樣子,竟感覺有兩分傻氣或說稚氣。

放下車簾,林晏吩咐趕車的奴仆:“去那邊接上她。”

見有侍衛的車駕過來,避雨的人以為是貴人要去逛西市,都紛紛往邊上躲讓,又在心裏腹誹,貴人們真是有病,這種天不好好在家呆著。

沈韶光卻認出了林晏的車,上面有族徽,旁邊那位騎馬披蓑戴笠的劉侍衛也沒錯。

劉常下馬,走過來叉手,輕聲道:“小娘子,跟我們的車回去吧。”

能搭便車當然好,沈韶光也不矯情,笑著道謝,舉傘走過來。

車夫給她放下車凳,劉常不敢相扶,只站在隔一步遠的地方,防備她腳下打滑摔下來。

林晏撩開車簾,沈韶光對他一笑,穩穩地上了車。

跪坐在林晏對面,把買的糖、葡萄幹和傘放在旁邊,沈韶光笑著頷首做禮,“今日多謝林郎君了。”

“順路罷了。”林晏淡淡一笑。

沈韶光垂目微笑。

一沒人說話,外面雨聲瀝瀝,顯得車裏格外安靜。

兩人不是第一次相對而坐,卻是第一次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裏相對而坐,也是第一次沒有食案在中間,這樣顯得兩人距離格外地近,沈韶光都能看清林少尹袍子上的花紋。

林少尹今日穿的是禮服,莊重的顏色,挺直的腰背,顯得威儀更盛,算一算,哦,今天有朔望朝會

目光順著袍子往上走,雪白的領子,刮得幹幹凈凈的平下巴,頭一回發現,林少尹竟然有唇珠,嘖嘖沈韶光的目光在林晏好看的唇上流連了兩圈,才又往上,鼻子很高挺,再然後便對上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