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百年好合,良緣永結(3)(第2/4頁)

趙西音反握住他的手,“你不求她任何,也不用她負責,她還活著,並且生活得很好,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周啟深抱緊她,下巴輕輕抵在她側頸。

趙西音想了想,又問:“周哥兒,你會帶媽媽回西安嗎?”

“不會。”周啟深答得十分堅決,“她好不容易脫離苦海,再讓她回去,這事兒我幹不出來。”

趙西音噗嗤一聲笑了。

兩人靜靜相擁,看窗外夜色靜如深海。

趙西音忽而低聲,“周哥兒,你去青海找媽媽吧。”

無論結局,解了自己的心結才最重要。

周啟深沒猶豫,當即訂了次日飛西寧的機票。

他沒有事先聯系任何人,直接找去了阮斐的住處。

臨近傍晚,阮斐出車歸家,破舊面包車吱吱作響,一踩急刹,車身都跟著晃動。阮斐常年日曬,皮膚黝黑潮紅,出車方便,就一身簡單運動裝,腳上穿著平底布鞋,非常樸素的裝扮。

她見到周啟深站在門口,頓時愣了愣。

周啟深彎了彎嘴角,只淡笑,不說話。

阮斐走過來,很準確說出他的名字,“你是西西的愛人,周先生。”

周啟深點了下頭。

“等很久了?”阮斐很平靜,意外神情一瞬即逝,她身上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淡然,一切看得開,想得遠。不似一般農村婦人的大咧與直接。

“吃飯了嗎?”她又問。

“沒。”周啟深很規矩地站在門口,沒她松口,也不進屋。

阮斐開門的動作停下來,鑰匙收回衣兜,“走吧,去吃飯。”

周啟深開的車是一輛適合跑山路的霸道,阮斐卻徑直上了自己的面包車,“你跟我後面,還是一起?”

周啟深沒遲疑,拉開副駕門坐了上去。

阮斐載他去了條巷子裏,窄窄的路剛夠兩個車身,她開車技術是真不賴,好幾次會車時,連周啟深都微微皺眉。她都能精準淡然地把車開過去。

車停在一家面館門口,店面看著有些年頭,桌椅陳舊,沾著油膩。阮斐輕車熟路,往板凳上一坐,直接叫了兩碗羊肉面。

“別的不用看了,這裏就羊肉的好吃。”

周啟深的目光從菜單上收回來,看她一眼,問:“裴姨您哪兒人?”

阮斐說:“你就當我是這裏人。”

“我上次在您家,看到照片上一個男孩兒。”

“那是我兒子,讀高二。”阮斐說話很直接,眼神不躲不藏,“叫阮北臨,這是他自己改的名字。以前我給他取的是阮豪富,他嫌沒文化。”

周啟深勾起嘴角,笑了笑,“這名兒改得好。在哪上學?”

“市區,二十多公裏,寄宿。”

“成績呢?”

“挺好。”

周啟深點點頭,隨後氣氛又陷入了沉靜。

面條端過來,阮斐遞他一雙筷子,“吃吧,趁熱。”

她食量很大,吃相也豪邁,沒有丁點女人的柔和氣場。周啟深聽趙西音說過,她一個人靠開車拉客往返景區為營生,賺點微薄薪水供兒子上學,是個苦命女人。

湯面冒著熱氣,爭先恐後地往上撲騰。

周啟深的眼睛被熏得幹疼,這羊肉味兒很膻,味覺卻仿佛失了功能,味如嚼蠟,食不遑味。

阮斐倒是大快朵頤,很快連湯都喝完。她看他半碗沒動,似是意料之中,說:“吃不慣吧,大城市來的,也是,在這地方,為難你了。”

周啟深食欲不振,也不勉強刻意,擱下筷子,說:“我老家西安。”

對方神色平靜,不見半點波瀾。

“我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我沒上過大學,十八歲去當了兵,退伍後就一直留在北京。”周啟深說:“這些年,我一直在找她。我不恨她,也不怪她,她該走,留在那樣的家裏,是沒有活路的。”

阮斐眼睫眨了眨,在他的注視下,終於慢慢挪開眼,看向空氣中的某一點。

“我沒別的訴求,也沒有任何目的。找她,就是想了結心願。如果她還在,還願意,我便照顧她,給她養老送終。如果她去世了,以後年年清明,我也能給她上柱香。”周啟深聲音有些啞,“真的,就這些。”

他看向阮斐,是試探,是詢問。是兩個聰明人之間小心翼翼的探尋心意。

周啟深是近鄉情怯,是多年執念終於塵埃落定。他極力勸慰自己,別在乎對方怎麽想的,他也時刻記住趙西音的話,學會釋然。他忍著,克制著,眼神情緒濃烈,始終還是隱藏不住。

阮斐的目光重新落到他身上,半晌,只一聲:“嗯。”又問:“西西還好嗎?”

“一切都好,她懷孕了。”周啟深笑意溫柔了些,“三個多月。”

阮斐的表情也輕松了些,“啊,真的啊?她不是跳舞麽,那,那。”

“暫時不跳了,生完後再回舞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