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6頁)

“妹子帶了這麽多年貨呢!”翠荷恍若沒看見薛大成使的眼色一般,只盯住從牛車上擡下來的背簍看,“居然還有這麽大的火腿。”

“回家再說,祖母等著呢!”薛大成背上背簍,催著翠荷和溶溶回家。

溶溶向楊大叔問清了回京的時辰,這才跟著薛大成夫婦回家。她對這村子並不陌生,村子本不大,原主在這裏生活了十來年,村裏的一草一木都有些印象。

薛家住在村東頭,翠荷親熱地領著溶溶走在前面,薛大成背著年貨走在後頭,沒多時就到了家。薛家的房子分成兩處,一邊是舊的茅屋,一邊是去年新蓋的瓦房。薛家人口不少,因此新屋舊屋都住滿了。

“妹妹,到家了,別愣著進去吧。”薛大成道。

溶溶微微點頭,跟著他們夫婦二人進了瓦房。瓦房這邊一共三間屋子,一間堂屋、兩間臥室。因為過年的緣故,堂屋倒是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溶溶走進去,翠荷便領著溶溶去左邊的一間屋子。

“溶溶,晚上你就住這兒。”翠荷說。

這屋子甚是寬敞,端地是坐北朝南的位置,因為燒著熱炕,屋子裏暖融融的,棉被枕頭疊得整整齊齊地擺在炕上。單論屋子,比溶溶在京城租住的那一間還好一些。

“這是哥嫂住的屋子罷?”溶溶問。

翠荷忙道:“你是在侯府富貴慣了的人,好不容易回來一次,怎麽能讓你住舊屋子,再說,這瓦房還是你出錢蓋的,最該你住。”

溶溶沒有再推辭。她這兩世雖說都是丫鬟,可敬事房事務清閑養尊處優,侯府裏有謝元初跟嬌花一樣養著,真沒在衣食住行上苦過自己。住這瓦房倒還可以,真去了茅屋,只怕明兒一早她就要回京了。溶溶讓薛大成把她的包袱拿出來,收拾妥當後,看著屋裏屋外沒有其他人,又問:“祖母呢?”

這次她回來,主要就是為了探望原主最記掛的祖母。

“怕是帶著你兩個侄子去打水洗菜了。”

“天已經黑了,他們老的老小的小,怕是不安全,我出去看看。”

“外頭冷,就在屋裏等吧,”翠荷剛說完,見溶溶沒理她,忙改了口,“行,一塊兒去看看。”

三人剛走出堂屋,就看見一位老婆婆端著一簍子濕漉漉的菜往回走,身後跟著兩個皮猴子似的孩子。那老婆婆身上的青灰色棉襖縫著許多補丁,但收拾得很幹凈,花白的頭發也打理得很好,一看就是個愛幹凈的老太太。一見溶溶,老太太頓時激動地喊了一聲:“是溶溶回來了?”

“祖母。”溶溶忙走過去,接過祖母手中的菜,還沒拿穩,就被翠荷殷勤地搶了過去。

溶溶沒有理她,隨她獻殷勤,徑自扶著祖母往堂屋走。

薛家祖母今年五十多歲,在村裏算是高壽的老人了,目光矍鑠,精神頭很好,見到花骨朵一樣的溶溶,頓時老淚縱橫,抓著她的手不放。

祖母的手因為長期幹活非常粗糙,卻熱乎乎的,溶溶的手被她握著,只覺得十分親切。

“自從你被賣出去,我成天擔心你在別人家裏做事吃了苦受欺負,如今好了,你贖身了,你天上的爹娘也能閉眼了。往後你就在家裏踏踏實實地跟祖母一塊過日子。”

薛家其實挺疼薛溶溶這個閨女的,當初賣女兒實在是過不下去了,咬死了只賣活契,就是為著有朝一日能把女兒贖回來。

“溶溶,炕燒熱了,你跟祖母去炕上坐著說。”翠荷忙道。

一家人一齊進了裏屋,坐到熱炕頭上去,有老有小,看起來頗為熱鬧。

溶溶讓薛大成把背簍拿進來,挨個分東西,給祖母做了一件新棉襖,因記不清尺寸,只按記憶裏的身形往大裏做,拿到薛老太太身上比劃一下,果真寬大了一些。

“不妨事,就是寬大些才好,不然不好做活兒的。”薛老太太身上的棉襖穿了好些年,原本的顏色都磨得看不出來了,且冬天只此一件,連換都沒得換。

溶溶道:“祖母暫且穿著,這次我給你量了尺寸,等我回了京城,重做新的讓楊大叔帶給你。”

“一件就夠了,要那麽多做什麽。”

薛老太太話音剛落,翠荷就道:“溶溶如今出息了,能自個兒贖身自個兒養活自己,您老就由著她盡孝吧。”

溶溶不喜歡翠荷說話的語氣,但理是這個理,薛老太太瞧著溶溶通身的打扮,也知她不缺銀子,又想到她當初那麽小被送進侯府,忍不住抹淚。

翠荷見狀,忙朝兩個兒子揮手,“阿木,阿林,快上來拜見姑姑。”

薛大成的兩個兒子,老大叫阿木,老二叫阿林,一個八歲,一個七歲,長得黑瘦黑瘦的,眼睛看著挺機靈的,但在溶溶跟前十分靦腆。聽到翠荷招呼,才從薛大成身後走上前喊“姑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