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6頁)

兩個侄子都是晚輩,溶溶各發了一個紅包。

“還不快謝謝姑姑。”翠荷往阿木和阿林腦袋上各敲一下。

阿木和阿林趕緊道:“謝謝姑姑。”

“我給你們帶了些棗泥酥,你們拿去分了吧。”

村裏孩子別說吃棗泥酥了,連聽都沒聽過,待溶溶把油紙包拿出來,兩個孩子好奇地捧著坐到炕邊上去吃了。

接著溶溶又給薛大成夫婦一個荷包,裏面裝的是當初薛大成給溶溶贖身的錢,除此之外,還給他們夫妻派發了禮物,薛大成是一件棉馬甲,翠荷是一支精致的銀簪子,兩人拿到東西自然是歡喜,溶溶又拿出來一件棉馬甲,問道:“二哥呢?”

溶溶所說的二哥叫薛小山,是祖母去山上采菌子的時候撿回來的,那會兒看起來約莫四五歲,問什麽都說不記得了,多個人就是添雙筷子的時候,又是男娃是個勞力,薛家就把他留下了,因為是山上撿的,所以叫做小山。

因為他素來沉默寡言,與薛大成、薛溶溶兄妹並不親近,素日只聽祖母的話。

阿林吃了溶溶給的糕點,先前的局促已經沒了,見溶溶問起薛小山,便鼓著腮幫子說:“俺爹讓二叔去鄰村給人幫忙了。明兒才回,說能多拿工錢。”

“吃你的東西,小心嗆死!”翠荷狠狠戳了阿林的腦袋,瞧那棉馬甲跟薛大成那一件差不多,道,“他不是薛家人,你給他費這錢做什麽。”

“二哥跟咱們不是親兄妹,我不在家,一向都是他孝敬祖母,我早想著要感謝一下他。”溶溶不動聲色道,薛大成夫婦頓時臉色微白。他們倆素來好吃懶做,別說孝敬祖母了,兩個兒子都是扔給祖母帶的。方才阿林那只言片語,似乎兩個孩子跟薛小山都比跟親爹娘親近。

這樣也好,薛大成夫婦那做派,能教得出什麽好孩子?雖然才剛剛見面,但溶溶能感覺得到阿林和阿木都是老實孩子。

“溶溶,你贖了身在京城做什麽營生?”薛老太太抓著溶溶的手,眼睛裏滿是憂慮,“你一個女娃子,能做什麽營生,還是回來吧,有你兩個哥哥在,總有你一口飯吃。”

溶溶自然明白祖母的擔憂,她孤身一個女子,在京城無依無靠的,唯一擁有的就是美貌,祖母自然會以為她在京城做的是不正經的事。

“祖母放心,我在侯府當差的時候學了很多手藝,你瞧這條火腿,就是我自己腌漬的,這種火腿拿到酒樓去,一條能賣四五兩銀子呢!”

“四五兩?”薛大成和翠荷面色不虞地對視一眼。

薛老太太也是嚇了一跳,別說四五兩銀子了,就算是一兩銀子,對尋常農家來說也是天價。薛老太太沒吃過火腿,鎮上的集市上也沒人賣火腿,但她知道一兩銀子能買六七十斤上好的豬肉了。

翠荷嘟囔道:“這火腿這麽值錢,一斤豬肉才多少錢?”

“豬腿是不貴,可火腿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天下間總共只有三個地方的人會做火腿,對外這都是不傳的秘方。我也是機緣巧合,在侯府裏遇到了從金華請來的廚子,偷著學了幾手。”

她當然不是在侯府學的,而是在宮裏的禦膳房學習的時候,正好有金華禦廚在為陛下腌漬貢腿。貢腿是宮中根據金華、宣威兩地的火腿制法調整後的做法,取了兩地制腿的長處,又把當中用到的一些配料香料改換成宮中才有的珍惜料品,是以禦膳房的大廚並未刻意保密。溶溶記性好,又善觀察,當時就記了個八九不離十。

這回她自己摸索著做火腿,宮中那些香料她是買不起也買不到,只能尋找一些廉價的替代品,最後做出來的成色雖遠不及宮中的貢腿,在尋常街市上卻足夠好了。

“溶溶,你快把這火腿收起來,拿回去賣錢。”薛老太太趕忙道,“咱們不用吃這東西,多買兩斤肉就得了。”

薛小山和翠荷對老太太的話深以為然,豬肉就夠好吃了,何必浪費那錢。

“祖母別擔心,左右這都是我自己做的,費的也就是買豬肉的錢,今兒是過年,特意給你嘗嘗。”溶溶說著,就從炕上站起來,“晚上這頓年夜飯,祖母歇著,我來做。”

溶溶說要做,薛老太太哪裏舍得,從炕上起來跟著往廚房去了。薛大成夫婦一貫好吃懶做的,根本不會做飯,當然沒有跟上,把正在吃糕點的阿林和阿木打發過去打下手。

所謂廚房並不是一間屋子,只是在茅屋旁邊搭了個棚子,砌了灶台,擺了個水缸,不過因為是搭的棚子,倒不覺得局促,反而十分寬敞。

因為今兒是除夕,翠荷早上去鎮子上買了一斤豬肉,還有一些自家沒有種的蔬菜。灶上的鍋裏咕嚕咕嚕地燉著母雞湯。

“早上殺好雞,我就給燉上了,這只雞我專門給你養的。”祖母笑眯眯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