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生變(第2/3頁)

“太子殿下有信給郡主。”錢永芳把信呈上,“還有上次答應送給郡主的畫,也讓小的一並帶來了。”

許京華已經看見他身後的小內侍捧著一幅畫,忙讓人接過來,撕去外面包著的紙,先看她早就心心念念的碗蓮畫。

“真好看。”

亭亭玉立的蓮葉之間,兩朵嫩黃色蓮花同時綻放,花瓣層層疊疊,嬌小可愛,且越近花蕊,黃色越濃,與四周碧綠蓮葉相互映襯,顯得色澤格外鮮艷。

“畫得真好,我覺得深吸一口氣,都能聞見花香。”許京華贊嘆。

錢永芳笑道:“小的把郡主這句話回稟給殿下,殿下一定高興。”

許京華看著畫道:“告訴他吧,再跟殿下說,我會把這畫兒掛起來,天天欣賞。”

錢永芳笑著答應,又說:“殿下吩咐,讓小的等郡主看完信,或是回話或是字條,一並捎回去。”

許京華點點頭:“那你等會兒。”

然後一面叫人研墨,一面拿著信進裏間去看。

劉琰這封信寫得不長,開頭感謝她今日為流言的事來回奔波,說自己本來想登門道謝的,但皇上下令嚴查宮禁,不許他出宮,只能等許京華生日,再在宮中相見了。

後面簡單說了一下太子殿下近日都做了什麽,告訴許京華,為她娘遷骸骨的人定了今日從懷戎扶棺啟程,月底差不多就會到京,她爹的墓園也將要造好,到時可一同安葬。

又讓許京華別擔心他,他在宮中一切都好,只是因為見不著面,憋了許多話想和她當面說,答應她的另一件禮物,也會在生辰當日,當面送給她。

許京華很快看到最後署名:“後日不見不散。兄琰手書。”

她不知為何,覺得心裏酸酸的,取筆蘸墨,寫了個字條,讓錢永芳帶回去。

錢永芳匆匆回宮,剛進宮門不遠,就碰見徐若誠帶人往外走,他忙停下來躬身打招呼:“公公這個時辰還忙著呢?”

“嗯,我帶人各處宮門轉轉,聖上不是讓嚴查宮禁嗎?”徐若誠打量一眼錢永芳,“你這是從郡主那兒回來的吧?快去回話吧,別讓殿下等著。”

錢永芳答應一聲,與徐若誠一行錯身而過,快步回了東宮。

劉琰接過許京華寫的字條打開,便是一笑。

“我也有好多話要和你說呢!不見不散!”

錢永芳見殿下笑了,就說:“郡主看了畫,好一通誇贊,說畫得跟真的似的,吸一口氣都能聞見花香,還說要好好掛起來,日日欣賞。”

太子殿下更加高興,追問了幾句細節。

錢永芳一一答完,想起回來碰見徐若誠的事,順便稟告給劉琰:“徐公公說是帶人各處宮門轉轉,但小的瞧著,裏面頗多生面孔……”

“有什麽不對嗎?”劉琰心思還在許京華那裏,隨口問道。

“這等好差事,按理說,徐公公該帶著自己親信才是,但小的掃了一眼,素日得徐公公看重的,竟一個沒有……”錢永芳小聲嘀咕,“總覺得不大對勁。”

“也許父皇另有差事給他,不方便同你說罷了。”

錢永芳就是這麽猜測的——他這個人有個毛病,瞧見什麽端倪,不打聽出結果來就心裏癢癢,但徐若誠辦的事,肯定是出於聖命,他打聽不著,也不該打聽、給太子殿下惹禍,於是越加心裏貓抓似的難受。

劉琰知道他的毛病,特意囑咐一句:“如今咱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們也去敲打一下各處,不管外面如何,東宮之內都給我安安生生的,不許生事。”

錢永芳忙應了去辦,剩劉琰自己拿著字條,一遍遍在心中預演如何向許京華表明心跡。

今日父皇不光為他指點迷津,還給了他很大鼓勵,讓他覺得與父皇之間前所未有的親近,劉琰罕有地歡欣鼓舞,恨不得一覺醒來就是初三。

可惜還有個初二跳不過去。

第二日用過早膳,劉琰如常去乾元殿面聖,卻剛進乾元門就被攔住。

“殿下留步,皇上有命,今日殿下不用聽政了,回去讀書便好。”

劉琰一愣,眼睛往裏面掃了一眼,見廊下侍立的內侍個個縮肩低頭,一副噤若寒蟬模樣,便低聲問:“可是出了什麽事?”

攔他的是徐若誠的徒弟楊憲,劉琰素日在皇上身邊,與他也算熟識,能說上幾句話。

這次楊憲卻不敢多說,只躬身道:“小的不知,殿下還是盡快回去為好。”

眼瞧著氣氛不對,劉琰只得先轉身離去。

回到東宮,錢永芳自告奮勇:“殿下,要不小的去打探一二?”

“先不要輕舉妄動。”劉琰皺眉思索,“瞧他們那副樣子,父皇必是發了火的……”

但以往父皇就算因什麽事發火,也不會將他拒之門外,還叫他盡快回來、“讀書便好”,難道令父皇發怒的事,與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