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長成(第2/3頁)

“哦。”

等到妙蕪回過神,謝荀已經提著王六郎的領子飄然遠去。

她只好朝著二人的背影大聲喊:“小堂兄,你要去哪裏?”

咻——砰——

天空中忽然綻開無數絢麗的煙花,妙蕪的喊聲頓時便被煙花盛放的聲音淹沒了。她只看到謝荀背對著朝她揮了揮手,似乎是叫她不要跟過去。

雀枝從她手裏接過食盒,道:“姑娘,我們找個地方坐下把元宵吃了吧,別等一會涼了。”

寶翠早已按捺不住:“姑娘,前面桃林裏有個小亭子,我們去那裏吧。”

去到桃林,果然見到暗影中藏著一座涼亭,裏頭掛著花燈,並沒有人。主仆三人於是入亭而坐,從食盒中拿出元宵和湯匙吃起來。

這梅花碗小巧精致,一個碗裏裝不下幾個元宵,幾口便吃完了。寶翠便將空碗都收起來,準備一會拿回茶棚去還。

妙蕪摸了摸肚子,只覺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下肚,胃裏慰帖極了。她舒服地眯起眼睛,一張小臉被兜帽上白絨絨的狐狸毛襯著,好似一只饜足的貓兒。

三人又在亭子裏坐了片刻,忽見謝謹領著一隊小弟子朝這邊走過來。

妙蕪站起來,朝謝謹招了招手:“大哥!”

謝謹回頭朝跟在身後的弟子說了一句什麽,那幾個弟子便領命站在原地不動。謝謹獨自一人走入亭中。他目光一掃,看到食盒裏的梅花碗,便笑道:“阿蕪,聽嬸嬸說,你在今年的元宵布舍裏拔了頭籌。”

妙蕪沾沾自喜道:“嬸嬸只說我贏面很大,花燈宴還未結束,現在結果未可知呢。”

謝謹摸了摸她的頭,從袖間取出一朵宮紗攢就的桃花簪在她鬢間,和聲道:“阿蕪,大哥祝你歲歲平安,喜樂常足。”

寶翠早前便已詳細和她說過不下十遍花燈宴的各項習俗,因此妙蕪知道這花燈宴不但是賞花燈遊玩的時節,也是少年少女互相暗遞情意的機會。今夜出門的少年少女們都會在袖間藏一朵花,不局於真花假花,遇上心喜之人,便可以花相贈,表明心意。

只是……

妙蕪摸了摸頭上的宮花,有些遲疑:“大哥,這花不是應該送給你心愛的姑娘嗎?”

謝謹道:“大哥沒有什麽心愛的姑娘。”

說罷又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阿蕪,小時候你不是一定要大哥把花給你?”

妙蕪可不知道還有這一出。她暗悔失言,只好渾水摸魚道:“哦,那畢竟是小時候嘛。我現在已經長大了。那大哥……我放燈去了?”

謝謹含笑點頭:“天氣還冷,切記不可貪涼玩水。快去吧。”

妙蕪三人收拾了食盒,先交還到茶棚,又在謝家四處轉了一圈,卻發現各處凡是有水的地方都人滿為患。

雀枝嘆氣:“每年花燈宴,謝家開放園子,姑蘇百姓不論身份高低,盡皆湧入,年年都是人滿為患。外頭人迷信,總以為仙門世家的水要靈驗許多,在這裏放燈更容易願望成真。”

妙蕪道:“既然這裏擁擠,外頭想必人便少了。咱們不如到外頭去放燈?”

寶翠提議:“烏衣巷外有一條浣衣溪,咱們不如到那裏去放燈吧?”

妙蕪屈指刮了一下寶翠的鼻子,笑道:“既如此,咱們走罷。”

於是三個小姑娘逆著人流朝外走,好容易到了偏門,守門的弟子給她們開了門,她們便從錦衣巷和烏衣巷相通的小巷子取道去浣衣溪。

浣衣溪旁,每隔三十丈便有一名身著黑白二色太極雙魚袍的王家弟子站崗守衛。

這浣衣溪與姑蘇城中水道相通。姑蘇乃水鄉,水道羅織遍布,如同棋盤上的網格四通八達。雖說姑蘇人擅長鳧水,但每年溺死水中的人也不在少數。

十八年前仙門大亂,曾有人利用水鬼作亂姑蘇。雖然後來被姑蘇各大世家合力除去,十幾年來再未聽說過水鬼作祟的事情。但今年花燈宴是王家主辦,在巡衛上自然要小心謹慎,處處防守到位才行。

今年王家的夜間巡防便由王六郎負責。王六郎擅於道觀經營,卻並不擅長巡防調度。可父親之令,不得不從。王六郎思來想去,只好偷偷請謝荀來幫忙。

除浣衣溪外,王家方圓五裏之內,便是口井都有弟子看守,王六郎與謝荀二人負責其間調度,順便往來抽查是否有弟子躲懶。

他們從最外圈的巡衛繞了一圈,又回到浣衣溪。二人正沿溪畔緩步而行,王六郎忽道:“琢玉,你瞧那邊那個,是不是你們家的那位九姑娘?”

謝荀擡眸望去,只見三名少女衣帶輕緩,踏月而來,中間那名少女正側首與左右女伴說笑,也不知是說到什麽,笑得眉眼彎彎。

謝荀腳步一轉,說:“我們到另外一邊看看。”

說完,也不管王六郎,徑自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