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采桑子(一)

這日黃昏。孫淼來傳福晉的話。

免去王疏月剩下的責罰,並令她出宮。和這個恩典一齊傳來的,還有王家夫人病故喪訊。然而夫人真正的死,卻已經是前日的事了。

王授文只在的乾清門前看了一眼出宮的女兒。

宮門前在查出宮令,她孤零零地立在宮門前,擡頭望著青灰色的天空,靜靜地候著。沒有顯露哀痛,甚至沒有流淚。她仍然穿著孝服,長發綁成一根素凈的辮子,在辮尾用瓦蘭色瓔珞束著,整個人淡得快要融進紫禁城的灰白之中。

她似乎有感應似的,也像王授文這邊看過來。

父女二人原本都在隱忍,然而這一個對視卻彼此紅了眼眶。王授文忙背過身去走到石獅後面去站著。

直到女兒走出乾清門,瘦弱的身影消失在昏時乾清門外的霞光之下後,他才走出來。

他還不能歸家,還要去南書房議政。

指望誰來體諒是不可能的。

偌大的紫禁城壓住了很多東西,尋常的人喜怒哀樂,都悄無聲息地湮沒其中。

王授文一路都在回想自己的夫人曾經說過的話。這麽多年,在子女的事情上,夫人向來與自己意見相左,比如,他想讓兒子考科舉,夫人卻想讓他去管他們在老家的那座桂花園。他想讓王疏月做賀龐的側福晉,夫人卻說,在長洲給他說門親事,家世不用多麽顯赫,只要那家富貴,家裏的孩子有志做個不登科的雅士就好。

他沒在意過,畢竟他才是一家之主。家族嘛,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要興旺發揚才好,哪裏能越過越回去,從官宦之家,做成鄉紳去呢。女人的眼光就只顧著眼前的那麽一點點。果然還是要不得的。

王授文一直是這樣懟她的。但她和王疏月一樣,人明快,從來也不生氣。被懟到臉紅了。也只說:“妾說這些,不過是想老爺還有這兩個孩子,以後都能過得舒坦些。”

這不還是目光短淺嗎?要想舒坦,他們這些前明的遺臣,早就丟掉官銜被發配到不知道什麽地方去了,一家老小連飯恐怕都要吃不上。哪裏會有如今的顯赫地位和寬敞府宅。

所以,女人的話,還是聽聽就好了。

可是,如今她再也不會開口了。王授文卻覺得心裏空落下來,好像每一走步都踏不實在。

他就這麽從乾清門虛浮地搖到了南書房。

今日原本不該他在南書房值守,皇帝卻不知為何將他傳召過來了。他心裏有悲痛,卻不能露悲,路過敬事房的時候,還特意讓人取鏡正容理衣冠。這才肯過去。

此時南書房的氣氛沉郁。

恭親王並其他幾個議政王大臣都跪在南書房門前。王授文走進去向皇帝請了安。皇帝只是背對著他擡了擡手,連一聲“伊立”都沒說。

王授文見除了自己意外,內閣學士程英也在,程英下首站著的那個人王授文也認識,是戶部的司官烏嘉。這個人原就是皇帝府上的包衣奴才,在地方上歷練了幾年名聲很是微妙,尤其是在山東一代清剿流寇,是出了名地比流寇還流氓,皇帝這回把他放到戶部去清理四川軍營的空餉,起初還沒弄明白自己主子意思,手腳放不開,但自從被申斥之後,簡直是瘋了一般地抓攫,狠不得把賀臨的四川大營整個剖了來。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但凡在外帶兵,錢是第一要事,沒有錢,哪裏有人來賣命。所以各地的軍營都在想方設法地抓錢,掏朝廷的,征地方的,處處是爛賬,朝廷呢,大多時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沒認真查過。但看了這回烏嘉在戶部查賬的那架勢,再一看看著外頭恭親王的那副情景,王授文暗想,該來的也許今日就要來了。

皇帝一直沒有說話。始終背向眾人,沉默地站在懸匾下頭。

他一手撐著書案,燈盞就在他手邊,伺候燈火的宮女,此時連油都不敢上前去添,黃昏的天光都斂盡了,書房內光線昏暗。門稀開一條縫,張得通貼著縫小心進來。

“皇上,恭親王爺……暈過去了一次,這會兒……”

暈過去了,這是得跪了多久。

王授文看了一眼程英,程英未露聲色,只是沖他搖了搖頭。

“呵……”

皇帝突然冷笑了一聲,“程英,王授文,你們是跟著皇阿瑪一路過來的老人了,你們看看,”

他轉過身,一面笑一面指向外頭。

“看看皇阿瑪的兒子們,朕的兄弟們如今是什麽德行。”

王授文知道皇帝這些話說來給外面的人聽的。並不是當真要他們回什麽話。

忙順應道:“皇上息怒,切勿怒急傷身,萬要保重龍體。”

皇帝是真想保重“龍體”。

在乾清宮傷了腰後,他到現在都還在疼。周太醫說怒氣傷肝臟腎臟,他已盡力克制,但整個議政王大臣會議,顯然是以老七起頭,拿老十一的事來掣肘他。他要削這些礙手礙腳的王大臣,他們也偏不讓他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