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帶頭大哥不好當1(第2/4頁)

可是,被人提醒後,原身也是看著兒子確實有些像印象裏的裴爭。他回家後,就冷臉質問陳氏,陳氏賭咒發誓,尋死覓活說不是。原身又沒有證據,無法追究。可是綠帽這種事情,是個男人就忍不了。

於是,原身開始找人查證,陳氏知道了,就私下裏聯絡了裴爭。裴爭雖然風流,但是不會打架,就是個繡花枕頭。

他想起原身會拳腳,還有一幫江湖兄弟,立刻毛了。身邊的常隨提醒,“池瑞可不好惹,且不說他那幫江湖兄弟,就是他自己,您也對付不了。那人又有些好漢氣,萬一惱了,兩顆人頭一起砍下的事,未必做不出。”

於是,裴爭下決心要除掉原身。

他家裏在官府有人,就捏造了個罪名給原身,把原身抓進了大牢。這罪名也好找,就是說原身通匪。人人都知道原身好結交些江湖人士,所以也不大驚奇。人們覺得,池家大公子結交的多事舞刀弄槍的,說不定就有人成了盜匪的。

家主不在了,家裏的事情全落在了陳氏身上。而陳氏,得了裴爭的通知,知道這樣的官司,犯人要殺頭,家產也要抄沒,她就迅速裹挾了些金銀細軟,帶著兒子投奔奸夫去了。

再說裴爭,怕夜長夢多,就使了銀錢,讓當官的,草草結案,要抄沒家產,還判了原身個七日後問斬。

判決一出來,市井中一片嘩然。

原身急公近義,仗義疏財,在江湖上也有點名氣,被他救助過的人也不少。聽說他要被斬首了,就有人去幫忙打聽,一問之下,疑竇叢生。

後來就有人揭穿了真相,傳出來,要逼死原身的是裴爭,而原身的妻子和兒子在裴爭的外宅裏藏著。為了制造聲勢,有人就自發貼出了告示,講述了裴爭和陳氏通奸生子,欺騙原身養兒子,如今奸情敗露,他們怕被報復,就先下手為強,陷害池家大公子。

知道原身是被冤枉的,一時群情激憤,有人跑去找奸-夫-淫-婦,可是那兩人聽見風聲不對,帶著奸生子,早跑了。

衙門裏幾個當官的,當然不能認賬,不然就是個草菅人命的罪,要丟官的。於是,那幾個當官兒的就找了幾個大盜,逼著他們在供詞上畫押,想徹底把誣陷坐實了。

眼看著,通過衙門,伸冤無望,於是,就有那麽十幾個好兄弟,暗中串聯,準備到巡撫那裏去上告,為原身伸冤。

結果,這件事情走漏了風聲,官府的人知道了,就準備開始對付這些幫助原身的兄弟。

那些人一看不好,就藏了起來,還偷偷安頓家小離開。他們一不做二不休,幹脆在原身被推出斬首的那天,蒙面而出,劫了法場!

在場的雖然也有些官兵,但是,一則他們心裏同情被冤枉的原身,二則,朝廷腐朽,積弊日深,常常連餉銀都不能按時如數發放,這些小兵們也不樂意為養尊處優的大老爺們賣命,他們就胡亂抵抗幾下,看著人被劫走了。

就這樣這十幾條好漢就從此漂泊江湖,四處逃竄,官府發了通緝令,無論到了哪裏,都不能久留,而且他們人多,躲藏都不好躲藏。

最後無奈,他們逃避官兵追捕,只得上了易守難攻、地勢復雜的黑狐山,落草為寇。

只是,這黑狐山上原本就有一些山匪,數量不多,但人家是原先的地主。那夥人數量也不多,也就二十人,而且當地貧困,山匪的日子過得也不大好。

他們看見原身這些人上山來,就擺起譜,過來問,是不是上山來投靠的。原身想著,既然有人已經在這裏坐穩了,投靠便投靠。

誰知道,為首的大漢鄧械竟然讓他們人人都交“投名狀”,就是去山下胡亂殺個人,提頭上來,以示投靠的誠意。

原身雖然準備落草,但只是為了躲避官兵,卻沒打算殺人,因此堅決反對。

鄧械一夥就硬說他們這些人是官府的細作,準備來剿滅他們的,二話不說,就亮出兵刃,作勢要殺人。

原身這夥人裏,有幾個江湖好手,那可不是一般的山匪能比得上的,雙方招呼起來,鄧械一夥雖然人多,卻落了敗。

好在大家都留了後路,沒有下殺手,只是心存較量,較量的結果,新來的贏了。於是,雙方說好,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以後各幹各的。

這樣,黑狐山上就有了兩夥山匪。

原身等人,好些都是家境還不錯,但是被逼落草的,來的時候,就帶了銀子、馬匹、武器,大家都不忍心去打劫附近的窮人,而且,鄧械一夥總打劫附近的窮人和過往路人,也沒見過得好。

於是,他們就仗著馬兒腳程好,去附近縣裏打劫大戶,原身定了死規矩,不能殺人,也盡可能不要傷人。他們一般只用迷藥迷昏了人,在打劫一番。而且,原身還定了規矩,只能取不義之財,他們就打劫些欺壓鄉裏的富戶、惡霸。劫掠一次,夠他們歇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