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孫氏之謀(第2/5頁)

黃雲龍冷眼旁觀:“孫大人,依朝廷慣例,災民確是應遣回原籍,只是,那是在朝廷有賑災之糧下放之際,如今,東面與大梁戰事正頻,朝廷恐難分出賑災之糧,敢問孫大人要如何令百姓不致餓死?”

孫洵搖頭:“黃大人此言差矣,官府無糧,難道便民間無糧?去歲乃是豐年,便以雍安、雍陽、雍如三郡為例,民間多有余糧。在下此次歸家,聽聞家中於寺廟施粥已有百日余,”他一臉孺慕地道:“家父已近古稀之年,卻猶自教導在下不可有一日或忘百姓疾苦,我此番回亭州城之前,他特特向我叮囑,只要都護府需要,只要亭州百姓需要,便傾盡庫倉又何足惜!”

他誠懇向陸膺與嶽欣然再次拱手一禮:“都護大人與司州大人,亭州之地,乃是我等的故土,亭州百姓,皆是我等的鄉親,鄉親手足,血脈相連,如何能坐視他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些許米糧,捐出去亦可再種再產,如何能與人命相提並論!這絕非我孫氏一家一族若此之想,二位大人恩德昭昭之下,官紳踴躍,籌措賑災之糧不過舉手之勞,可若能因此而叫百姓得歸家園、安享耕作之樂……功莫大焉!”

這番話一出,就是鄧康與黃雲龍也不由肅然起敬,孫洵所說孫氏施粥捐糧倒還罷了,但是,這番話背後的說話之人,卻是孫洵的父親,孫之銘孫老尚書!

在整個亭州,這位說出的話,絕對重若泰山,他老人家如果說傾盡孫氏庫倉,那便是一言九鼎,傾盡孫氏糧倉也定會賑災到底!

而且,孫老尚書這般做,亭州大大小小的世族又有哪家敢袖手旁觀?

依靠募捐來賑災之事,原本不甚靠譜,卻因為孫老尚書之故,驀然變得極其可靠,叫黃雲龍、鄧康等人再生不出反駁的心思。

劉靖宇亦是鄭重拱手道:“孫老尚書當真是年高德勛,歸於田園未忘國憂……二位大人,有孫老尚書這番話,我等亦是一般心思,捐出米糧,安置百姓,再所不辭!”

有這二人這番義正辭嚴的話,仿佛已經可以看到整個亭州大大小小的世族、豪強踴躍捐糧、賑助百姓的感人畫面,可惜,不待陸膺與嶽欣然說什麽,此時門外傳來一聲大罵:“捐糧賑災?!放你娘的狗臭屁!”

馮賁一臉苦逼地跟在一個怒氣沖沖的老農身後,向陸膺與嶽欣然回稟道:“宿老先生才至,屬下未及通稟,請大人降罪。”

宿耕星站在堂上,朝他們所有人怒目而視,打了補丁的布衣加上溝壑縱橫的蒼老面容,大踏步而來,那神情中滿是憤恨怒火。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哪裏是馮賁未及通稟,分明是宿耕星不講道理地往裏直闖。

陸膺與嶽欣然自然不會怪罪,陸膺微微一笑道:“原來是宿老先生,請上坐。”

宿耕星卻根本不搭理他,他只怒瞪了孫洵,朝嶽欣然怒吼道:“捐糧賑災?!這就是你們想出來的狗屁主意?!”

他朝孫洵逼近一步,生生將孫洵逼得不得不倒退一步:“捐糧賑災……你們孫氏怎麽早不捐晚不捐!還搞出這許多流民災民!昂?!你同俺好生說一說!既然孫之銘這老東西這般大仁大義慷慨解囊,雍安、雍陽、雍如三郡,你們孫氏牢牢把持著的地界上,既沒有受堅壁清野波及,何來的災民?!哈!你說啊!”

孫洵、孫洵自然說不出一個“不”字。

宿耕星的唾沫噴了他滿臉,只叫孫洵惡心得避之不叠。

這老貨,簡直是要將他們孫氏的臉撕下來踩啊!

有的話,私下可以議論,絕不能放到明面上來說。

可宿耕星這老貨,簡直是瘋了,不,他早就瘋了,只是今日不知怎麽,瘋得更厲害,竟似瘋狗一般,不管不顧,一副要將一切撕擼開來的架勢,叫孫洵心生不妙之感。

他不由心煩意亂,若不是為了阿父的交待,這老貨合該早早消失在桃源縣那泥地裏!

劉靖宇見狀不由悄悄挪開,生怕這把火燒到自己頭上,宿耕星卻沒放過他:“劉氏,哈,□□好大的威風!你們劉余陳趙幾家的亭陽亭岱亭豐裏有沒有災民?昂?佃農呢!佃農又多了多少!你敢說麽!”

劉靖宇挪開一些,皺眉不語,手已經按到了腰間長刀之上,若非今日是在都護府……

孫洵正了正衣冠,吐了一口氣,才向陸膺與嶽欣然高聲道:“都護大人,宿老先生素來偏激,可鎮北都護府這樣大的地界,難道真能處處似桃源縣一般,樣樣由宿老先生親力親為,他辦得到麽!若不仰賴諸郡縣、各官吏之力,這近十萬的災民與軍兵,鎮北都護府的官倉還有多少米糧,司州大人您心中最是有數,又能支應多久呢!哪一樣更可靠,哪一樣對鎮北都護府更好,司州大人自有明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