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頁)

依舊同往年一樣,鄭府大辦宴席。

因著春考兩年一次,今年大老爺和鄭嘉辭沒再上京,而是留在臨安做來年備考。

鄭家人沒去汴梁,無人稍帶禮物書信,許是因為這個緣故,聖上早早地就派人送來生辰禮。

去年是做九歲生辰,今年是做十歲生辰,滿歲生辰,更添鄭重。聖上禦前的大太監親自護送賀禮,又有錦衣衛開路,排場氣派,臨安城內全城驚動。

聖心如此,汴梁各府王爺與世家的禮物也一籮筐似地送往臨安。大半個鄭府,差點被賀禮淹沒。

世人感慨令窈盛寵不衰,不是公主,勝似公主。外人瞧著眼紅,令窈自己毫無觸動。

盛寵又有何用,她現在還不是在臨安城裏待著。

大太監到令窈跟前問安,將聖上的話帶給她,等著要回信,令窈卻說不寫回信。

“舅舅自己不寫信給我,卻讓我回信給他,我不要。”

她雖不寫書信給皇帝,但動筆回了太子和三皇子的問好信。

大太監急得焦頭爛額,去求大老爺,讓大老爺勸,大老爺知道勸也無用,索性說:“要麽帶回去罷,聖上問罪,也方便些。”

大太監嘆氣:“聖上何嘗不想讓灑家帶郡主回去,可惜太後娘娘不許。”

大老爺沒忍住,皺眉說:“我家卿卿也不一定要回去,臨安城雖比不得汴梁,但也算是富饒之地,還請相公托告聖上與太後娘娘,說卿卿在家,一切安好。”

大太監笑:“前年見大郎,大郎還萬分怔忡,今年倒寬解了。”

大老爺擺擺手笑。

大太監兩手空空回了汴梁,將令窈的話,一字不動悉數稟給皇帝。皇帝不惱反笑,是夜,一封書信自皇城內快馬加鞭送出,指明送到臨安鄭府小郡主手中。

皇帝的信到了,令窈這才肯回信。

皇帝的信洋洋灑灑幾大頁,令窈的回信卻只有零星幾個字。

一句“舅舅,卿卿想你了。”便打發了。

禦前小太監戰戰兢兢,提醒:“郡主,不多寫幾句嗎?”

令窈沉吟半刻,又在紙上加一句:“還有,不要砍梁厚的腦袋。”

小太監無可奈何,帶著兩句話的回信趕回汴梁。皇帝看過書信後,一笑而過,命人送去墨寶,這次沒再寫信,而是口諭告之一個“好”字。

幾番來回,折騰得鄭府人心惶惶。至五月中旬,聖上又賜下節氣避暑一應物什,皇恩浩蕩的余威,直至七月才緩緩消散。

令窈在孟鐸處習書,心境平淡如水。起先孟鐸教她兵法謀略,後又教天文地理,如今多加一門算術,每日功課繁瑣,日日充實,一月當一天過。

直到孟鐸提醒她,過幾日是乞巧節,放她一日輕松,她才恍然回過神,原來日子過起來這般快。

“先生自己想去頑,所以才說明天放我一日。”

孟鐸手中一把扇子,輕敲她腦袋:“你若不想去頑,那便照常來書軒齋。”

令窈見好就收,露出皓白貝齒,同他笑:“當然要去頑,先生同我一起麽?”

孟鐸斜眼睨她:“我若去了,只怕你又要怨聲連天。”

令窈不再假惺惺地奉承他,嘻嘻笑就當默認了。

她同姊妹們一起玩鬧,他若來了,確實不合適。

七夕佳節當前,同往年一樣,臨安城內大戶人家都在府裏搭建應節的彩樓,鄭家的樓棚早就搭好。除年初令窈過十歲生辰外,鄭府今年第二回 做熱鬧。

各房姑娘屋內皆擺上摩睺羅小像以做乞巧,鄭令佳來找令窈,見她屋裏沒擺摩睺羅,以為是底下丫鬟忘記,開口就要讓人去庫房拿。

令窈笑著阻止她:“我不要那玩意。”

鄭令佳連忙捂住她嘴:“舉頭三尺有神明,七夕佳節,怎能不拜摩睺羅?”

令窈雙手掛上鄭令佳脖頸,秀眸惺忪,暑夏日光照亮她閃爍赤裸的肌膚:“我的姻緣我自己定,不用拜神佛。”

她語氣肯定,連笑容都信心十足,鄭令佳羨慕:“也就你敢講這話。”

令窈蹭她懷中撒嬌,朝她要東西:“阿姊,今年你怎麽不送果食花樣給我?去年你送的種生五顏六色,最是好看,可惜只能擺幾日,不然留在屋裏發臭了不好聞。”

鄭令佳輕拍她的手,握在掌心,說:“外頭的果食花樣更好看,到時候你要哪樣,我全買給你。”

令窈驚訝,問:“阿姊,今晚你肯出府?”

七夕節不設夜禁,城內通宵達旦,夜集至天明才結束,城中富貴之家也好,平民百姓也好,家中有年輕男女,吃過夜飯便放他們去街上趕夜集。

自從鄭令佳兩年前差點被寧家算計婚事後,心中生怯,能推的往來全都推掉,尤其是七夕節這種日子。今日倒難得,竟主動說要去趕夜集。

鄭令佳面露羞色,小聲說:“如果你願意陪我,我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