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糧食(第3/3頁)

陛下提腳就往外走,早就見怪不怪的李皇後起身行了個禮,和溫小儀一起恭送了皇帝,又拉著她扯起了家常。

諸如“東西夠不夠”、“宮女聽不聽話”之類的便宜話後,李皇後再次將話題拉回了這次的事情,笑道:“你別太著急,治大國如烹小鮮,任何改變都是需要時間才能完成的。”

溫止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對皇後道謝後又說起另一件事來:“之前是妾想岔了,總覺得陛下手裏有了好的法子只要公之於天下便可以做成,卻忘了陛下也是受到大臣們的牽制的。妾便想了另一樣東西為自己積累功德,不知娘娘可願意聽一聽?”

能積累功德的必然是好事兒,尤其是溫止當著建興帝的面不說,偏偏等他走了才單獨告訴自己這一點取悅了李皇後,她十分和氣的讓紫檀上了茶,讓溫止慢慢道來。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妾是農家出身,對這事兒更加明白。現在南方多種水稻,只是稻米的產量不高,一畝上等的水田不過出三四百斤的稻谷,下等劣等的水田更是只有一半左右。哪怕陛下一直抑制田稅,老百姓也是勒著褲腰帶過日子,一旦碰上天災人禍,立刻就要餓殍千裏。七年前的三年天災便是最好的例子,那三年之後,江南地區的三個省幾乎十室九空,到現在還沒完全緩過來,竟是比戰爭更可怕。”

這事兒都是事實,李皇後聽了點頭,示意她繼續。

溫止便又開啟忽悠模式:“妾曾經聽師尊提起過,海外藩國並沒有我大鈅朝這般良田和氣候,不僅天氣惡劣,土質亦是貧瘠,而他們的主食卻是一些對水土和肥力要求不高,畝產卻能達到近六百斤的作物,師尊稱為番薯和玉米。師尊是方外之人,不能親自參與凡塵之事,卻是告訴了妾,讓妾若是有機會便找一找那些往來藩國的海船,看看能否找到這些作物,在山丘之地推廣。”

山丘之地,畝產六百斤。聽到這兩個詞的李皇後腦子有片刻當機,之後幾乎是一躍而起:“你可能將這些作物的樣子畫出來?本宮立刻發中宮箋表,讓皇上派人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