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

面對樊友這種為難人的請托,田信稍作考慮勉強答應。

遂轉身跟樊友返回另一營夷兵的駐屯營區,營區內夷兵三三兩兩席地而坐,沒有喧嘩鬧事的,一副不合作、不反抗的模樣。

關羽治軍嚴肅,誰敢在荊城大營裏搞煽動?搞嘩變?

見狀,田信疑惑:“樊郡尉,何不委任營中長吏?”

這營的軍吏是關羽委派的,跟夷兵長期相處,比自己更有威信,也得關羽信賴。

樊友不委托這些人,卻來找自己,有一種南轅北轍、舍近求遠的意思。

樊友笑容苦澀:“蕩寇將軍麾下有六營夷兵,來源百蠻各部。計有零陵郡兩營,武陵郡三營,及宜都郡一營。零陵、武陵二郡境內蠻夷邑落眾多,頗為順服,故這五營夷兵往來更替軍心平穩。而我宜都郡境內蠻夷邑落地處偏遠,又人口狹小,兵役難征,且應征者寥寥。”

他嘆一口氣:“原本四月時就該輪替,孟郡守籌集新兵緩慢,以至於一拖再拖,我等軍吏也是再三失信於軍眾。如今新兵營抵達,可戰況日益緊促,蕩寇將軍又留老舊兩營夷兵一同效力,這已讓營中將士不滿。”

“如今營中軍眾已不信我等,我等亦無顏面見營中將士。還望田營督勸慰營中將士,免得事端擴大,影響大軍士氣。”

樊友唉聲嘆息,田信也是頭大,主將、軍吏的信用破產,自己能起什麽作用?

難道拿江陵、襄陽一帶的荒蕪土地誘惑這些熟夷?

不可能,現在襄陽、江陵是交戰區,這裏的土地再肥沃,也缺乏吸引力。

許多蠻夷、百越部落裏本就混合了許多北方逃難的百姓,這些蠻夷、漢人寧願待在山裏過苦日子,也不想全家老小時刻都擔驚受怕。

夷兵是沒有軍餉的,夷兵提拔途徑也存在打壓現象,幹的又是危險的活,夷兵心懷不滿也算由來已久。

荊州軍團就這麽大轄區,生產力就那麽點,緊巴巴養了三萬出頭的兵力,哪裏還有多余的財力打賞夷兵?

所以授田、撥發軍餉、犒賞這三個途徑是沒用的,那就剩下一個了,放開晉升通道,提拔一批蠻夷出身的軍吏。

能提拔為軍吏的夷兵必然有一定威望,他們擔任軍吏,自然在意這支軍隊的穩定性。

田信大感頭疼,為難說:“樊郡尉,下官常聽夷兵說立功有賞,卻難升任軍吏。故夷兵中身負異才者,多離心而懈怠。”

樊友打量田信,微微搖頭:“凡為軍吏,必精熟軍律,能以身作則。夷兵生性散漫,如何能以身作則?且又不熟文字,不通軍令,如何能做軍吏?”

合情合理的解釋。

田信看一眼營中盤坐的夷兵:“郡尉,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如今唯有提拔夷人軍吏能振奮軍心,此以夷制夷也。待戰事停歇,可另行安置。”

樊友依舊雙手舉著官印:“若田營督願代樊某總督兩營夷兵,簡拔夷兵充為頭目皆在權柄之內。”

見樊友神色焦慮、哀愁,田信也知他的無奈。

劉備雖召見他,他也可能很快升遷,可劉備太遠,關羽就在面前。

關羽鎮守荊州以來,也就湘水之盟前夕被吳軍背刺吃了個虧,其他時間就沒吃過虧,以如今兩郡半的領土養戰兵三萬余,四面強敵環繞,境內卻百蠻順服,已經非常厲害了,讓陸遜、呂蒙忌憚不已。

荊州士民、百蠻安堵,物資能高效率投入到軍事上,原因就在於關羽的強勢。

他說什麽就是什麽,這才有了荊州士民兩不相害,上下秩序井然的局面。

現在關羽要留這支夷兵繼續效力,樊友就是急的抹脖子,也得把這營夷兵處理妥當,不然別想跑回去見劉備。

太守、將軍們尚且不敢忤逆關羽的意志,他一個郡尉有什麽底氣?

可能是察覺到田信的動搖,樊友高舉印信屈身再拜:“懇請田營督以大局為重!”

“唉,樊郡尉,正所謂無欲則剛。田某銳意復仇,貪圖兵權之意日夜纏繞心田,郡尉所托,田某應下就是。”

田信也是屈身一拜,才鄭重從樊友手裏接住沉甸甸印信,雙手捧著,倍感沉重。

算一算職權,自己是宜都郡守孟達委任的夷兵營假營督,算起來勉強是郡尉樊友的直屬。劉備召見樊友,樊友暫時把官印、職責委托給自己,恰好也在律法之內。

以假營督來行宜都郡尉權柄?

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自己從白身升遷到兩千石郡尉?

當然不是,這一切都是假、行,都是暫時署理。

幹得好是資歷,幹得不好直接掉腦袋。

樊友注視下,田信進入這片營地,三十幾名黑服軍吏圍在營門前,這些人多數垂著頭讓開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