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2/2頁)

在城外荒地開墾的黃金時間裏,士戶們被限制在城中,為大軍加工、制作後勤輜重;在官吏、公卿紛紛購置城外廉價土地時,士戶依舊被限制人身自由,沒有途徑擴大產業、生產資料。

士戶是很敏感的群體,示好他們,就是實打實的邀結軍心。

與江都士戶比起來,襄陽士戶在呂常自殺,守軍投降漢軍時,士戶就轉隸歸屬於漢軍管理。

襄陽士戶裏出了個李衡,麥城一戰時受傷,留在傷兵營,被田信賞識,踏上了正經仕途。除此之外,其他士戶除了上戰場砍人、晉升外,再無出頭的機會。

而北府呢,還在積極推廣教育,每年考核兩次,最少有六百人能晉升為北府少尉軍階,進而踏上仕途,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機會、上升機會。

一樣是當兵賣命,江都士戶不滿情緒由來已久。

一樣也是賣命,當初宜都夷兵營、夏侯蘭轉交給田信的夷兵營,這些夷兵都在田信手裏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

可江都士戶呢?

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成了不可說的存在,被忽視了一切訴求,成了漢軍高速發展的基石。

如今之戰敗,只是個引子。

關羽也為這個問題苦惱了許久,不是不知道,不是不想管,而是不能管。

田信能借著女兒的名義,獲得鄧國土地進行屯墾,安置部屬;原因是需要安置的人多系關隴籍貫,今後肯定會追隨田信轉封、遷移。

而江都的士戶籍貫就在這裏,如果將他們編為府兵,正式隸屬關家……那麽今後關家轉封,這些士戶改編的府兵是否遷移?

不遷移,那府兵待遇是否保留?

府兵是耕戰體制,留在邊郡、戰爭頻繁的區域才能健康長存;留在江都,只會腐化、墮落。

繁華、富裕可以讓府兵,也能讓士戶墮落、懈怠;可貧窮不會。

保持江都士戶的貧困生活,也是維持戰鬥力的一個關鍵因素。

讓家人免於饑餓,是激勵、督促士兵奮戰的力量源泉之一。

本以為可以平穩過渡,可沒想到一場大敗,將這個問題引爆。

戰敗的軍事追責問題、士戶的不滿情緒,這是兩起並發的頭疼事兒,這兩起事件勉強可以延後處理。

此外還有北府失控,陸議主動聯結賀齊這一樁嚴肅的事件;以及張溫拒絕、推辭朝廷征拜衛尉卿一事。

田信不在,女兒又躲著不見人,直接由朝廷與北府溝通問題……幾乎無法溝通。

不管是物資調動、軍事換防,又或者人事問題,大將軍府代表朝廷發過去的命令,都不見回饋。

老部下戰死了太多,關平又重傷未死,太多的事情壓在身上,急需要田信來調解、分擔。

可田信沒來,還把夏侯蘭派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