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2/2頁)

“今公嗣本要為人父,應能體會青華有孕,孝先兩度出征之苦悶。”

“原本計劃長遠,就因定國戰敗,致使江都動蕩。”

關羽擡手輕拍自己心口:“公嗣,諸人貪婪才有東征之敗,萬余將士覆沒。此事亦會令孝先心神動蕩,其良知,恐會厭棄諸人。”

田信有多厲害,劉禪自然是知道的,覺得有些口幹,咽了口唾沫才問:“仲父,孝先兄良知為何?”

“公嗣應聽聞孝先破張文遠後,施行抽殺令。十一抽殺,事畢,吏士仇怨消解。”

關羽看劉禪,語腔冷酷:“為萬人溫飽,孝先能殺千人;為千萬人,孝先能殺百萬人。此舉,與曹孟德無二,只是更少私心。今,我要帶走孫姬,使人星夜送往江東,公嗣心中可有怨言?”

劉禪口唇顫抖,低聲:“有怨。”

“我知公嗣有怨,可為社稷千秋著想,今夜非獨斷不可。”

關羽用手撐著桌子才勉強站起,用告誡眼神看劉禪:“我雖不如孝先狠厲,但也能為百萬人而殺一人。今後代我者,孝先也。我知公嗣有怨,能容公嗣;孝先或許能容,就恐青華不能容。”

劉禪眼神呆滯,沒想到會聽到這種匪夷所思,不像是關羽能說出來的話。

可想到關姬,劉禪又不得不相信這種言論。

也跟著起身:“仲父,那……該如何?”

“不要重蹈定國之失,孝先自不會無故冒犯。無有冒犯,公嗣又何來的仇怨?”

關羽被劉禪攙扶,用一種憔悴的聲音說:“我等已然衰老,張文遠為謀子孫富貴,與孝先抗衡,今後勢必族裔滅絕;賀齊江東名將,垂垂老矣,恨不得拜在孝先座前效犬馬之勞。所圖為何?子孫長遠也。”

“四十年後中國如何,已非我等老臣能預料,只願公嗣與孝先和睦共處,能壽終就寢。余下子子孫孫之事,非我等能謀算也,也非孝先能定奪。”

劉禪渾渾噩噩送關羽走出殿門,戰無不勝的仲父已經老了。

甚至聽不到孫大虎呼救、掙紮聲音,可能談話間,就被關羽帶來的虎賁悄悄拖走。

老一代、當代人在世,田信還會照顧他們感受,不會過分對待自己。

自己好好配合,興許還能善終。

那自己子孫呢?自己可以告誡,讓他們不要犯錯……

怎麽不犯錯?不做事,自然就不會犯錯。

田信的子孫呢?田信不怕自己這個未來的天子犯錯,可能會怕田氏子孫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