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

南海郡,廣州州治、南海郡治所在的番禺城已被交州土漢聯軍圍困。

呂岱是逃到這裏的,本要乘船出海,結果海船士徽率領的船隊驚嚇,拋棄呂岱,帶著搜刮的物資跑了。

比起呂岱所部兩千余人,大吳更需要這批交廣珍寶。

合圍番禺後,呂岱請求對話,士徽拒絕。

士徽的堂弟士匡與呂岱關系較好,前來遊說:“漢口一敗,北方形勢突轉。不論漢、吳,治理嶺南無不倚賴我家,故我形勢占優,何不均衡二家,得享一方自在?”

士徽的部將桓治當即反駁:“今天下將定,若再首鼠兩端,絕難善了。明公圍番禺不攻,意在示好陳公。陳公為人慷慨樂施,受此恩惠,絕不會虧待明公一族。”

士匡觀察士徽神情變化,斜眼打量桓治:“桓氏荊南大族也,久困嶺南荒蕪之地,恨不得早歸祖宗舊地。桓氏之心,我自能理解。可君與陳公不過一面之緣,如何敢擔保陳公如何如何?”

士匡說話間觀察桓治,及桓治族弟桓鄰等人,又余光觀察士徽:“這其中,是否……桓君可有他話?嗯?”

桓治微微側身,對士徽拱手:“明公,桓氏曾受大恩,理當以死相報。陳公若不能踐行當日諾言,某必以性命相爭,陳公若食言,某血濺五尺,亦要為明公討要公道。”

桓治從弟桓鄰上前幾步,拱手:“明公,孫權生性刻薄寡恩,其雖有漢口之勝,卻有賀公苗歸漢、潘璋率部背棄之事。可見江東吏士已然離心,外強中幹也。”

另一個親信大將甘醴微微擡手施禮:“將軍與陳公結識於發跡之前,此情誼遠勝他人。仆聽聞太仆卿孟子度與陳公系鄉裏人也,蒙陳公推恩,才拜為九卿,其子亦是北府大將。又有南陽李正方,敗軍之際與陳公相遇,率頹敗之士隨陳公破魏吳聯軍三十萬於漢口,斬蜮七萬余級,投江溺亡者不計其數,實屬百年以來第一大勝!”

“李正方因此功拜為江都尹,看似受內外誹議,實則備受羨慕。”

“再者,近年來陳公威震敵國,百越土夷皆奉為神明,陳公來取嶺南,如探囊取物,實難相抗。”

甘醴說著側頭去看士匡,拱手:“若引陳公不快,孫權尚且股顫,又弗論我等!試問諸君,屆時誰又能援手施救?”

士匡情緒低落,想要爭辯幾句,可見士徽手下人態度鮮明。

又去看十幾個部族首領,蛇有蛇道鼠有鼠道,這些部族首領自然聽得懂漢話這種國際語言,一個個不發言,似乎默認、附議諸人看法。

士匡不由仰天長嘆:“有負呂定公所托,非朋友之義也。”

士徽眼睛含笑微微搖頭:“項伯不負留侯朋友情誼時,可知今後項氏會因此覆亡?陳公有一言甚合父親心意,今唯有漢,能使我宗族安泰。余下如孫權之流,必戮我而後快。”

“呂岱、留侯,人臣也,如何能做主?既能做主,可又會念我今日恩情?”

說著士徽攤開雙手,環視涼棚下眾人:“此皆不可知也!然陳公信譽為列國頌揚,豈會因嶺南荒蕪之地,而自汙羽翼?”

除了士匡頭垂著,臉臊紅,其他人紛紛施禮:“明公高論。”

陣前與敵將會晤,這是每個領兵將領的夢想……這意味著信任和自由。

田信不僅屢次陣前跟敵將見面、喝茶,甚至因一時私怨綁票曹休,也是按綁票的方式把曹休放了;後來祭拜曹彰巧遇曹真,更是放曹真一條生路……這樣的品行,怎麽可能違背諾言故意下死手?

士徽也擔心士匡一時糊塗做下難以補救的事情,當場就派人將士匡禁足軍中。

既是防範出紕漏,也是向田信表明態度。

未過幾日,田信終於領著湘軍乘船沿著粵江而下,抵達番禺。

來得遲,是為了等夏侯蘭……該夏侯蘭的榮譽、功勛,實在沒必要貪墨。

湘軍的體質、生活習俗,還有裝備,以及各方面行軍規範,倒也能適應南海郡的熱帶氣候。

不需要搞什麽隆重的典禮,士徽迎接田信巡視交州土漢各營。

說是各營,實際漢軍都是漢豪強的部曲,土兵都是部族兵;因為世代紛爭以及信仰、風俗上的沖突,這些土兵中也有世仇。

不過在吳軍、江東官吏盤剝下,這些部族都走到了一起。

田信巡視時,一黑一白兩頭二次發育的戰象充當坐騎,兩頭雄壯胖虎行走在前,頭尾加起來兩丈長,威風無比。

還需要多說什麽?

各部土民見傳說中的事情發生在面前,紛紛跪在地上用仰望的目光祈禱。

當夜,盛大的篝火晚會就在番禺城北舉行,這是一座臨海的城邑。

南邊海岸已經沒了一艘海船,北邊又被柵欄、塹壕包圍,呂岱只能站在一丈五高的城墻上靜默駐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