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2/2頁)

放棄洛陽,帶著中軍回河北,就有集中兵力打幽州戰爭的用意。

三省重臣何嘗不明白吳質進獻的‘雙馬鐙’的意義,今歲鮮卑不打,明年幽州邊軍也要打出去。

掠奪更多的人口、牲畜,減少邊防壓力,增加己方戰爭潛力、畜力資源;甚至可以定期收取牛羊馬匹這類稅租,也能按著屬國那樣征發義從騎士參戰。

汲取整個邊塞部族的戰爭資源,再以絕對騎兵優勢打垮、幹擾關東四州的休養。拖得越久,己方優勢越大。

因此,魏國朝堂一掃陰霾,人人也能挺直腰杆說話,對未來充滿了幹勁、希望。

巨大生存危機面前,希望又在前往不遠處。

此刻大魏朝廷可謂君臣和睦,萬眾一心……除了曹丕偶爾興致來了,會暫時擱置政務。

也不需要曹丕親批閱奏疏,很多事情需要他盯著,由三省重臣當面合議,拿出決定後,就會施行。

議論有爭執時,曹丕的作用就是快刀斬亂麻,選一個;免得扯皮拖延政務施行。

這種氣氛已經讓三省重臣們非常滿意……如果能引進陳國制度,君臣都坐在椅子上談論的話,那就更美妙了。

至於陳國嶺南三司重臣撇開田信獨自運轉這種……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悄悄想一想就好,沒必要跟人談論這種離經叛道的事情。

還有田信授予陸議的獨斷大權,更是讓人羨慕的很。

到底是田信成就了陸議大賢之名,還是陸議成就了田信賢君之名?

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不能期望。

雖說大魏有帝國雙璧,吳質總督雍涼,司馬懿總督河北軍事,實際各有地理、形勢方面的因素,而非皇帝真正放權。

不過總的來說,關中之戰的爆發,大魏君臣算是一舉革新頹態,振奮不已。

就連銅雀台的台階,都是越爬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