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

上午八點左右,北城戚裏。

戚裏自夜禁以來就沒開禁,都亭亭長披掛兩襠鎧,腰挎環首刀,提著一杆提戟就凜凜然佇立在裏門前。

各個都亭的亭長彼此可以從街道路口相互望見,整個城內各都亭,此刻呈現網格化管理狀態,每一個都亭,就是一個網格。

玄武門上,趙雲乘馬抵達城樓上,一躍下馬就俯觀城南、城北各都亭的守禁狀態,見董允、費祎宅院四周並無人員異常聚集現象,自然也就沒有武裝集結的跡象。

沒有暴力拒捕的跡象,說明勢態目前可控,不會給與李嚴擴大化的借口。

李嚴現在很不好處理,這個人是田信在朝中唯一的代表;不像原來,還有廖立能分攤田信的影響力,現在整個北府的影響力都寄托在李嚴一人身上。

北府進伐關中的可能大勝、以及逼迫長公主遠走臨沮的恥辱,這些都是助燃的沸油,決不能讓李嚴把火燒起來。

趙雲眉目冷厲,目光望向北城西北角的戚裏,戚裏就在元戚裏的邊上,專門安置孫氏十二侯裏的十侯,以及皇太後吳氏的親族,以及糜氏家族。

孫氏十二侯裏的烏程侯孫慮是孫權僅存的子嗣,因孫大虎的原因,被安置在元戚裏,規格上略高於戚裏的十侯。

十二侯裏上虞侯孫奉是孫策僅有的孫兒,年紀幼小,被陸議提前安排,也跟在廖立身邊學習,算是馬承的師弟。

趙雲目光轉移到南城的江都尹衙署,現在李嚴還沒有向北城動手,正準備與徐庶、陳到抓捕、清理南城的低級官吏。

似乎有所感應,匆匆抵達南城的陳到也擡頭,看到了玄武門樓處的趙雲,隔的太遠看不清輪廓,可趙雲身邊的白馬是很顯眼的。

趙雲後退幾步讓開女墻,消失在陳到視線內。

趙雲則專注盯著戚裏,自己調派出去的白旄兵正披戴重甲,朝著戚裏推進。

“將軍,東明裏起火!”

突然聞聲,趙雲扭頭去看南城東南角,那裏幾座宅院漸漸冒起黑濃煙霧,很快火焰蔓延,可能因為昨日降雨的原因,火勢延燒較緩。

見到這尋死、制造混亂、示警的煙火,趙雲最後一點猶豫也不見了:“舉紅旗!”

東明裏附近的南門大街,李嚴仰頭望著不斷升起漸漸擴散、變淡的黑煙,語氣幽幽:“陳公顧慮深遠,知水火無情。故街坊制度最能防範火勢燃燒,縱有賊人乘風縱火,焚燒也止於一坊。”

身邊徐庶不語,街坊制度還有許多好處,比如生活垃圾集中後堆積腐熟,充作街坊外圍菜地的肥料。

街坊制度蘊含著一種跨時代的建築規劃理念,要超過都亭制度……簡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都亭制度想要向街坊制度發展的話,最大的障礙來自城墻,以及修築、擴建城墻的巨額成本。

兩個制度之間最大的障礙就在這裏,北府可以奇葩到把武庫分散修建在營坊、部坊,藏兵於民,兵民一體,根本不需要城墻,人就是墻,人就是城。

自然地,街坊制度想怎麽擴建、規劃都可以……在北府設計街坊制度的時候,就沒考慮過防守敵人的侵攻。

李嚴企圖在江都推廣街坊制度……如果讓李嚴達成目的,那麽江都城墻會被拆毀,江都會淪為一座沒有城墻保護的都城。

偏偏這又符合‘大都無城’的理念,理論上來講,究極規模的都城,除了宮城之外,就不應該有城墻這種消極的建築!

徐庶根本不搭李嚴的話茬,李嚴也不在意,一起望著東南角升起的煙火。

而玄武門升起的紅旗,卻被許多人看見。

戚裏,糜威趴在梯子上眺望,也看不清楚玄武門上究竟要表達什麽命令,只能幹著急。

因為叔父糜芳做下的糊塗事,現在整個糜氏家族男女老少都集結在大廳靜靜等候朝廷可能的裁定,就連大門也是虛掩,不敢有絲毫拒捕、反抗的意思。

而邊上鄰居家的孫氏十侯府邸相連,在突圍、堅守拼命、束手就擒幾種爭論裏難以自拔。

孫氏老一輩能打的宗室將領都已經折損在戰場上,現在都是沒經歷過戰場熏陶的宗室子弟,面對這種局勢,哪能鎮定?

戚裏,裏門處,營督張著高舉手中詔書,引三百余白旄兵專注望來,他卷開詔書念:“上詔,孫氏無德,勾結內侍,圖謀不軌,盡數抄斬!”

張著卷好詔書,用絲綢包裹起來,環視面前的大小軍吏:“凡孫氏男子,悉數格殺。有持械反抗者,就地格殺。一切文牘、布帛不得妄動,移交廷尉府察驗。一切器具盡數搗毀、燒毀!掘地三尺,務必銷毀一切字據!”

“喏!”

戚裏的亭長指揮亭卒搬開柵欄路障,白袍重甲白色盔纓的白旄兵分作十對,每隊五十余人,直撲一座孫氏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