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2/3頁)

沒有鄙視鏈的人生是沒有優越感、幸福感的人生,江都尹編制更重要的不在於官吏的行政開支,就在本身的政治待遇上。

先是有當年田信粉碎南陽豪強遷移江都的兩萬余戶,後來又有陸續遷移到江都的朝廷百官的宗族近親。

如果保留江都尹,那生活在江都尹治下的這些人依舊能享受到新朝第一流的待遇。

眾所周知江都有便利的水運,是溝通長江上遊、下遊的重要貿易城市,還能向南連接嶺南,能利盡南海。

而本身有水網密布,有《防疫救護十二策》為生活綱領,開發沼澤、濕地地區的天然險阻已然散去,使得農業擁有了極大的發展前景。

這樣一個商業、農業雙重極大優勢的大都市,如果再得到京畿郡縣的政治待遇……今後不說發展成何等模樣,起碼能維護各家的正常發展,不會被北府體系出來的各種集團壓制、蠶食。

因此保住江都尹的編制,就是給荊益士人留一個自留地。

這是長遠的利好,而江都尹附帶的龐大編制又是極好的入仕渠道。

因此既想要江都尹的行政待遇,還想要保住冗雜的江都尹官吏編制。

至於江都尹本地稅租不足以支持行政用度……這是注定的,不從周邊郡縣吸血的都城,就不是好的都城。

不僅諸葛亮的荊益士人親舊集團在過去幾年裏遷徙江都,或在江都置業;關羽的荊州軍舊部也有很多留在江都發展。

當年荊州軍的軍吏,與諸葛亮的荊益士人親舊集團……存在人員重疊現象也是正常的。

如果江都尹裁撤,恢復荊州建制……那這些人將失去最大的果實。

至於遷徙關中或雒陽,去充實這兩個地區……抱歉,先秦、兩漢的歷史已經證明這是自取死路。

再強的外地豪強,去了畿內只能淪為補血包,是充實京畿的資源,是以血肉的形式去畿內,依附於原有的筋骨。

留在江都、保住江都尹編制,那他們將會有用十分明朗、開闊的未來。

若是執意追求‘畿內’、‘王下民’這類政治待遇,那麽就會被北府貴戚碾碎成渣,在兩三代人的時間裏被吞噬、兼並。

京畿都城,歷來是吃人的。

看不上普通百姓那點微末血肉,就喜歡吃大族豪強,開張就能吃三年。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漢末的動亂源頭之一……皇帝無法再遷徙地方大族到畿內,借勛戚、宦官等爪牙消磨、撕碎這些崛起的宗族力量;而宗族盤踞地方越發的強盛。

皇帝為了壓制外地豪強汲取資源,於是後漢就突然有了典型的宦官集團……這幫家夥是復雜的,即依靠皇帝,幫皇帝汲取外地豪強的資源;他們又出身地方豪強、寒門,依靠皇帝反對、攻擊敵對的豪強大族。

如果後漢能向前漢那樣將各種崛起的大族強制遷移到畿內,化為王朝的血肉養分……那自然不需要豢養、壯大宦官集團。

原來正常的消化體系完蛋了,無法恢復,才有了宦官集團這種畸形的東西。

而後宦官集團得以傳承,不是宦官強大,而是地方大族越發強大、根深蒂固……作為這些人的克星,宦官集團才得以一代代傳承。

現在新朝江都尹是否保留編制,影響的十分深遠。

甚至一切行政規劃安排妥當的話,今後甚至能避免宦官幹政……說到底,宦官的職權,與新朝的門下省近臣類似。

當門下省近臣能替皇帝達到任務目標時,自然沒必要經營宦官,借這種扭曲、不正常的手段去達成目標。

當然了,如今未來門下省的近臣不能維護皇帝、壓制外地大姓,那麽宦官集團會再一次蘇醒,作為陰暗爪牙去壓制、迫害外地大姓。

而這些太過遙遠,當下關羽只關心自己荊州舊部能否在新朝站穩腳,獲得應該享受的戰果。

諸葛亮的回答,也令他明白了。

江都尹這個編制絕對會取消,執意享受京畿王下民政治待遇的人……可以遷徙南陽,去充實南陽。

因為南陽會劃入新朝的司州,新朝的司州將是一個很大的州。

不僅會有關中、河東、雒陽地區,還會加上南陽。

南陽是後漢的帝鄉所在,一個郡規模、經濟、文化、軍事實力堪比一個州。

以南陽為參照物,江都士民發展、追求的榜樣,就是後漢的帝鄉南陽……能享受各種好處。

因此江都的士民會接受一輪割裂,追求京畿王下民政治待遇的可以遷入南陽,追求農業、商業利益的留在南郡本身就能發展。

可若是選擇遷入南陽,自然就在京畿貴戚的蠶食範圍內,等於羊入虎口……這股力量太過龐大,即很難加入,更非常的難以擊敗。對於絕大多數的士人家族來說,對待這股力量最佳的方式就是展示自己的才能,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