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張鳳華這次上四年級不是一帆風順的。

很多人不送家裏的女孩子去上學,就算去了,上到二年級三年級,會算數,會寫名字,會認常用字,就可以了。

就像她的兩個妹妹,也到了上學的年紀,不過趙來娣不同意,就沒有人特意提出讓她們姐妹兩個去上學。

張鳳華三年級畢業,趙來娣已經覺得可以了。

她都已經上到了三年級,差不多了。

但是張鳳華很想繼續往下念。

除了兒子,剩下的三個女兒中,趙來娣確實最疼這個大女兒,她的成績也很好,一邊念書,一邊輔導兩個妹妹功課,還能把家裏的裏裏外外打點得妥妥當當,她這樣哀求自己,趙來娣只能罵她敗家,終究還是同意讓她繼續往下念了,不過她也有要求。

她繼續往下念,那就要把錢花的回本,她兩個妹妹她是不打算讓她們上學了,但是她這當大姐的要負責教會他們,不能比別人二三年級畢業的差。

張鳳華一直都有教兩個妹妹學習,這對她來說不是什麽問題,媽媽不說她也是要認真教她們的。

上了三年級,班級裏女生的數量銳減,張鳳華她們班裏就只剩下兩個女孩子,其他的都回家去了。

到了三年級的沒有一個10歲以下的,上學的不僅要花錢,還不能掙工分。

因為這個舉動,趙來娣也被一些人說她是疼愛女兒的。

她這樣不能說疼愛女兒,還要怎麽算呢?

一般來說,答應孩子念四年級,五年級也會給念,不然就差一年能拿到畢業證書,這也太虧了。

張鳳華拿到小學畢業證書看來是沒問題的。

有不少的人家別說女兒了,兒子都不會讓繼續往下念,就比如距離蘇茴家不是很遠的方順。

除了她家的大兒子上到了三年級,其余的都沒有上過學,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

他們一輩子在田地裏頭打轉,學會認字有什麽用呢?

還不是繼續拿著鋤頭在地裏刨食,只要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學會算術,就可以了,不做個徹徹底底的文盲夠用就行,何必去廢那個錢。

這並不單單只是一例,而是常態。

像蘇茴因為是老師的緣故,能拿全工分,還有張保國,他也會去看看有什麽活計,下地,盡量多掙一些工分,這樣子一年做下來,去年掙了十三塊多,這是全部的收入。

堪堪跟這一年他們的學費支出打平,可是這是在他們沒有其他支出的前提下。

雖然說農家大部分都能自給自足,但有些東西是沒辦法自給自足的。

一個是鹽,一個是火柴,一個是生病,另外一個就是難得的大頭支出,比如說家裏的柴刀鐵鍋等等鐵器損壞需要修補的支出,如果要購買的話,更是不得了,鐵制品在大煉鋼鐵時期,就大幅度就變得稀缺了起來,現在買個鐵鍋要幾十塊,還要工業券,不好好存個幾年,根本就買不起,更別說,除了這些日常支出以外,還有人生大事,子女年紀到了,都要準備,有兒子的,要給準備房子彩禮,疼愛女兒的,要給女兒準備嫁妝,一年到頭根本存不下多少錢。

所以這時候的人才會把家裏的牲畜看的那麽重,養一頭豬賣出去就是小幾十塊錢,家裏的雞伺候的好了,那源源不斷的雞蛋就是他們的錢袋子,可以把家裏的火柴、鹽等瑣碎支出覆蓋上,不用動不動就掏存款,大部分都活的小氣,是他們想活得這麽小氣嗎?

不是。

是這時候的生活逼得他們只能這樣,不然這頓吃了就沒下頓了,過完了今天,明天怎麽辦呢?

讓張鳳華繼續往上念,那就是六塊錢的支出,是他們夫妻兩個其中一人半年的工分。

不過張趙來娣也已經下定決心了,小學就到頭了,初中的話她是怎麽也不會吐口的。

女孩子念那麽多書幹嘛?

小學畢業就頂天了,再讀下去也耽誤找人家。

小學畢業就能拿的出手了,不然到時候男方還要嫌棄她讀太多書。

張鳳華依舊會在中午的時候去二嬸那邊寫作業,有什麽不懂的請他們幫自己解答,她上三年級,比她小的雙胞胎都跳級了,張鳳華說不喪氣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也的確沒有產生什麽負面情緒,她知道,自己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去學習,上午上課,中午來這邊寫作業和解答疑問,回去後她根本沒有停歇的時候,不過因為教兩個妹妹,她的基礎打得很牢。

而且對於她的疑問,不用問二嬸,問自己的堂兄弟就能得到解答,就連雙胞胎也是,他們不愧是成功跳級的人,她的疑問他們幾乎就沒有答不出來的。

跟同齡人開口總是比較容易。

她也有想過,如果他們是自己的親兄弟,二嬸是自己的親媽,會怎麽樣呢?